English

不仅仅关乎奥运

2008-04-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戎 我有话说

2008,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必定要留下重重一笔的年份。而且,自从数年前,萨马兰奇的口中念出“北京”这个单词的时候起,2008便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数字。2008,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便是“奥运”。也许会有些荒谬:2008年,中国的故事肯定不会只有奥运会一个情节,但长长的屈辱历史记忆与对民族腾飞的期盼,强化了一个体育

盛会的狂欢性质,并使之成为了一个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意义的高地。

于是,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因为它的存在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于是,所有的生活似乎都在欢欣鼓舞地为了这一“中心”而运转;而“缺席”与否便成为了一个似乎紧要的问题。无论是因为可见的物质利益,或者是因为某些看不见的利益的存在。当然,我无意臧否这样的生活现实,这其中纷繁复杂的背景来自于历史、现实、体制、个人的欲望与社会的总体发展的需要,远不是寥寥数千字可以辨识得清晰的。只是,我们也无法无视这样的现实,它使我们的生活在某一段时间内变得更集中、更单纯,而且似乎更有了一种被他者赋予的意义。

于是,当我们看到《建筑・2008》这样的题目时,作品的题材,应该已经大致可以知晓了。2008,奥运;建筑・2008,奥运建筑,有关奥运的建筑;建筑,与奥运有关的。无论如何铺排,建筑和奥运,是作品中无可躲避的两个魅影,或许,更准确些说,奥运建筑,这样一个特定的、限制性的概括,便是这部作品的绝对中心了。那么,对于阅读者来说,在尚未开始阅读这部作品之前,会有着怎样的期待?或者说,这样的作品是否会给它的阅读者一个“前定”?

其实,这样的提问并不是空穴来风,并且,这样的提问也丝毫无损于作品本身的价值。毋庸讳言,在我们阅读每一部作品之前,只要约略知道作品所要表述的内容,便一定会对其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并形成一种预测,而这样的预测与每一个阅读个体的经验背景与知识准备相关。

那么,面对一部与奥运建筑的建设有关的作品,我们会有怎样的预测呢?

老实说,对于这样的作品,在阅读之前,我个人是略略有所抗拒的。原因不言自明。这样的时候,这样的题材,报告文学的体裁,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奥运建筑从立项设计,到开工建设,到建设完成的过程,当然不乏感人至深的细节、有趣的故事,段位高些的作者也会写出一个或数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等等……在以往类似的作品中,我们已经得到了太多这样的阅读经验,细细检视,同类的作品中,少有能给我们的阅读记忆留下长长而鲜活印象者。即使也曾经深深感动以致热泪盈眶,但感动之后,结果也少有特例。

当然不该过分指责那些作品的作者,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尽心地创作。我相信,在很多作者的采访、写作的过程中,他们都曾有被吸引、被感动,想要一吐为快的经历。而且,我也同样相信,这样的题材作品的创作,远远不是“命题作文”那么简单。采访、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所遭遇的“指引”甚至牵绊,也不是没有亲历的读者所能够想象的,无论是外在的力量还是作者自己内心的自我约束。用一个被用俗了的词来形容,这样的写作是一种“带镣铐的舞蹈”,是十分贴切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能苛责那些作者呢?同样,留给读者的选择也就只是:是否卒读,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了。自然,很多同类的作品,也本不完全是写给“大众”读的,而只是一种需要,一种“不能缺席”的动作而已,类似是一次行为艺术的表演。

在这样的背景下,说《建筑・2008》给我的阅读带来相对新鲜的感受应该并不算是溢美。因为从最基本的一点来看,它逸出了我个人以往的、对同类题材作品的阅读经验,以纷繁、跳跃性的、大批量的鲜活信息,给予了我的阅读一种强烈的刺激。在多少有些茫然的感受之下,必须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便是放弃以往的阅读经验,并调整自我的阅读预想。这时候,会有这样的自我询问:这显然不是我所熟悉的、我所预想的内容,那么,我想要对它的阅读中得到什么?

如果阅读只是为了印证,印证自己对自己作品预想的恰确,印证自己的智慧足以应对接触的作品的话,《建筑・2008》显然是不必要去读的了,因为它的“不一般”会破坏你的预设并打击你的自信。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有着“好奇心”的读者,这样的作品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对于我个人认为的这样“健康”的阅读者来说,丰富的信息与个性化的结构方式,已经足以令阅读的行为收获甚丰了。正如《建筑・2008》的作者曾哲在创作手记中所说:“我们不妨试一试,改变一下阅读思维。阅读思维是随着文字而走――文字一直贯穿在建筑里,而不是读者的假定里。假定往往失望,缺乏剑走偏锋的新鲜。像一部电视剧,你比导演还导演,故事的情节发展你都清楚,肯定就不爱看了。”

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曾说:“建筑艺术是个在极酷刻的物理限制之下,老实的创作。”其实,文学的创作又何尝不是呢?无论有如何的奇思妙想、生花妙笔,在充满歧义的语言与文字的潜在规定下,创作也必须是一件扎实的工作。而一个读过建筑专业中专、当过四五年的建筑工人、参与过前三门住宅区、新北京饭店等多项建筑工程、研读了大量的中外建筑学著作的曾哲,在他的作品中应该能够提供给读者很多新鲜的、“不一般”的感受的。而作为读者,我所能说的只是,《建筑・2008》给予我的认识与感受,是远远超过了一个单纯的奥运建筑的概念的。它还关乎很多我们身边的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是否真的能够“诗意地生存”。这些思索又岂是一个奥运所能够涵盖的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