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节能减排:来自“倒数第二”的压力

2008-04-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维也纳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透过机上的舷窗,看到维也纳机场附近的农田里,竖起了许多利用风力发电的风车。它们迎风挺立,风叶旋转,颇为壮观。

在北京到维也纳的飞机上,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维也纳市政府将免费向餐饮业提供4.5万个3种规格、可多次使用的饮料杯,各餐饮企业可向市政府订用。这种杯子经清洗消毒,可重复使用60次,尤其适合足球赛

场、露天音乐会等大型活动使用。据维也纳市政府负责这项工作的希玛女士介绍,这种塑料杯子要比传统的玻璃杯安全、轻便、可以像纸杯一样套叠便于运输,每只杯子只收8欧分的最终处理费。因其能重复使用,所以经济上也比一次性纸杯划算。她说,维也纳市政府已向360场活动提供了这种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减少了垃圾14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0吨。

落住维也纳,当晚下了一场小雨,这两天感觉空气特别湿润、清新。与我上世纪80年代末在维也纳常驻时的情况差不多。这一切似乎都在诉说,奥地利人的环保意识很强,这里的环境质量应该不错。

然而,奥利地联邦环境局的最新报告,却向人们揭示了该国大气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份尚未正式公布的“2008大气保护报告”指出,如果以落实《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来衡量,奥地利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排名倒数第二。奥政府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确定到2012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13%,提出到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要控制在6880万吨以内。但目前实际排放是9110万吨,不仅比减排目标高出近1/3,而且二氧化碳排放呈现上升趋势。以维也纳为例,二氧化碳排放比1990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近30%。据统计,2005年奥地利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9.37吨,虽低于美国人均19.61吨的世界纪录,但高于欧盟27国人均8.09吨的水平,更高于中国人均3.88吨的水平。

这份报告认为,导致奥地利二氧化碳排放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家庭小汽车的增长。道路交通对排放增长的贡献率高达约70%;二是旧房改造进程缓慢。政府虽制定了旧房改造计划,并在2006年出资26.3亿欧元,但其中只有3.5亿欧元用于提高旧房的能效,迄今完成改造的旧房只占1%。在维也纳,关不严实的老式木门、木窗,仍比比皆是。而住宅取暖要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16%。减排较好的是奥地利的农业,主要是提倡少用氮肥,减少牛的存栏数。奥政府为协调与各州政府的环保政策,已邀请各州政府举行“大气首脑会晤”,以改变奥在大气保护方面的落后处境。

世界再生能源大会主席赫尔曼・希尔认为,近15年来,世界能源消耗增长了50%,增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石油、天然气、煤等传统能源的枯竭,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早。但另一方面,太阳能、风能、水能、植物能、潮汐能等再生能源的潜能,是我们日常能耗的1.5万倍。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去收获这些再生能源。这方面,有些技术已趋成熟,有些技术尚待完善和进一步开发。有人提出现阶段搞再生能源“不值”,但从国民经济、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看,肯定是值得搞的,关键是要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他不同意“后石油时代是核能时代”的说法,更不看好将二氧化碳收集、压缩、储存的设想。(本报维也纳4月1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