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南国孩子学京剧

2008-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易运文 通讯员柳一娜 我有话说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二小的京剧练习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脆亮的唱腔,唱的是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4月21日,记者在这里观摩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京剧课”。

前不久,教育部决定在包括广东深圳在内的10省市开始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宝安区早在4年前就把京剧搬进了小学课堂,现在,宝安区西乡二小的“京剧娃”在深圳已是赫赫有名。今天,记者就来一探究竟。

学过京剧的孩子大不一样

练习室里,10多名年龄7到11岁的小女孩,一个个杏眼圆睁,挺胸抬头,有板有眼地学唱着京剧选段;一举手,一投足,都充满了京剧韵味。

在教室的另一边,记者看到,该校音乐老师王佐东正在辅导几名女同学走圆场步,“嗒、嗒、嗒、嗒……”伴随着辅导老师嘴里发出的急促节奏声,学生们绕着教室用脚尖走起了圆场碎步。

“用脚尖走步,只要脚动,身体、手不要动。”王老师嘴里一边喊着,一边动手纠正同学们的动作,“注意眼神,眼睛跟着手走。”走了两圈,见有些同学的动作有点走形,王老师马上提醒。

“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学过京剧的孩子与没学的有很大区别。”王老师边辅导学生边对记者说,“学过京剧的孩子精气神都不一样,出操时与别的孩子站在一起,京剧班的男孩子们个个显得气宇轩昂,英俊挺拔;女孩子则个个亭亭玉立、气质高雅,让人看了特别舒服。”

一字一字练发音

记者看到,走完圆场步后,男生接着又开始了一段棍棒组合练习。“皮猴”、“提抢花”、“大刀花”、“背弓花”……耍得让人眼花缭乱。这都是猴戏的基本招式。该校前不久被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录取的郑高陆同学,在天津举行的首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上,就是凭着一出猴戏《闹天宫》获得了“十小名票”第四名而被艺术院校挑中的。

提起西乡二小的拿手戏――猴戏,马蒂沙老师如数家珍:“郑高陆是我们培养的第一代‘猴子’,现在,第二代‘猴子’、五年级的庄志雄和第三代‘猴子’、三年级的欧志召都已经练得像模像样了!”

京剧兴趣班每天下午的训练课仅一小时,但安排的内容却十分紧凑。刚完成走步和身段招式练习,同学们便接着开始了集体练声。两位老师不时走到学生身边,俯下身子听一听他们的发声是否正确。

马老师告诉记者,小孩子学京剧发音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广东的孩子讲普通话要比北方孩子难很多。“刚开始的时候,一句简单的唱词,孩子们竟唱出了五种方言来,弄得我哭笑不得。为了纠正孩子们的发音,有时只好从最基本的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在教室现场听到的10多位女生练唱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唱段,都是字正腔圆,吐字清晰,一点听不出带有广东方言音。

唱与学两相长

西乡二小是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早在4年前,西乡二小就对“京剧进校园”进行了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专家引领、培养苗子、全面普及、铸造品牌”的特色之路。目前全校1900多名学生全部进行了京剧学习,近40个对京剧表演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还参加了学校办的京剧兴趣班。为了不占用正常上课时间,兴趣班定为每天早上半小时和下午放学后一小时进行训练。王佐东告诉记者,区教育局还专门从北京京剧院、吉林省京剧院等单位请了国内的京剧名家到区内各校轮流指导教学。

学京剧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呢?孩子们争着告诉记者不会。王佐东也告诉记者,开始他也担心学唱京剧会影响学习。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兴趣班里孩子们的学习不但没有落下,反而进步明显。“学京剧能让孩子们的头脑更灵敏,现在兴趣班里有几个孩子不但京剧学得好,文化成绩也在班里数一数二。”王老师骄傲地说。

现在,西乡二小的“京剧娃”远近闻名。4年来,该校“绮云之彩”京剧艺术团走出安宝,走向全国,多次与京剧名家同台献艺,为各界人士举行汇报演出,并屡获殊荣,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0人次,省级奖励12人次。(本报深圳4月21日电)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二小的女队学生在练习京剧基本功。李西乡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