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藏族兄弟田间算经济账:细说改革三十年的生活变迁

2008-04-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云南香格里拉4月21日电(记者周雷)肖扎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西木谷自然村的村委会主任,他仍然记得30年前自己用祖传手艺做土陶,到其他的村子里去换粮食的情景。

“那时,你做的土陶有多大,能装多少米,别人就给你多少米。”肖扎西说。20日当记者赴当地采访时,肖扎

西正在和家人种玉米,田野里正是果树开花的日子,梨花带雪掩映着山谷中的西木谷村。

如今,尼西乡的土陶已经成为香格里拉的名牌产品,纯手工制成的尼西黑陶,造型古朴,器形虽生活化但不失艺术美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尼西乡旅游,尼西乡距离香格里拉县城约28公里。

“以前的生活和现在没法相比,我们现在除了土陶生意,还卖一些尼西乡的特产,比如尼西土鸡、苹果、土豆,在我们村42户当中,最多的年收入达2万多元,平均下来也有5000元。”肖扎西说。

记者在尼西乡的汤满村和汤堆村采访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藏式房也特别漂亮,三层的藏式庭院较多。这正是当地经济生活改善的另一个标志――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

“我们一有钱,就投资盖房子,把原来的土坯房改装,然后请上大理剑川的木匠来做各种木工活,把房子修建一新,几年累计下来,房子上面已经花了十多万元了。”肖扎西说。

在肖扎西儿子鲁茸七林家,记者见到几位剑川木匠正在他家的三层藏式建筑里修建经堂,作为藏族百姓最为重要的室内建筑,剑川师傅正在雕龙画凤,把经堂装饰一新。

“经堂是最重要的房间,我们把很多工都投在这里,我家从2003年开始修建这个三层藏式楼,现在也花了十多万元了。这些钱都靠我们设在街口的旅游小店,卖一些自产的土陶和土鸡。”鲁茸七林说。

在肖扎西和鲁茸七林父子俩看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地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至今能记得自己村里的许多“之最”。

“1958年是最辛苦的时候,用土陶换青稞、土豆,口粮都不够;1975年左右,村里人的梦想最多是买辆自行车和手推车;1978年,村子逐渐有人富裕起来;1979年村里有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1981年开始引进苹果树,发展到现在的1400多棵,尼西苹果变得远近闻名;1986年,村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2001年旅游开始兴盛,尼西乡祖传的土陶工艺开始复兴,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能做土陶;2007年,西木谷村的老房子只剩下3家,其他都得到翻盖和重修……”肖扎西如数家珍。

肖扎西说,自己的田地旁就是村子里的西龟神山,是属于整个村的神山,每天早上村里的人都要到神山脚下煨桑烧香,每逢大年初一,全村人都会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