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考古发现诚可喜 保护利用尤重要

2008-04-2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4月上旬,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均难以估量的众多出土文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广大文物工作者来说,发掘之后,更重要的保护利用问题接踵而至,他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开宗明义所说的,“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才是目的。文物工作者们在发现之旅上做了哪些努力?随后更为重要的保护之旅,他们又有何新举措?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

 


    河南“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新华社发

 


    新疆库车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新华社发


  河南荥阳关帝庙墓地。新华社发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资料照片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资料照片

   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新华社发


    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发掘出的瓦当。新华社发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新华社发


    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考古工作现场。徐海峰摄


    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墓葬。新华社发

河南:考古新发现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本报记者刘先琴

在刚刚揭晓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占五项,河南考古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从1990年至今,全国历年评选的180项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境内发现的考古遗址累计达32项,占18%强,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位居第一。

辉煌的成绩,充满了河南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和喜悦,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辉煌的成绩和重大的责任

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郊区田地,如果不是现场几十名工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理发掘工作,或是偶尔能在田地的断面上看到古老的残片,很难想象这片田地下面埋藏着厚厚的文化层。

这就是今年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荥阳关帝庙遗址。

荥阳关帝庙遗址项目负责人李素婷介绍,正是在这个被专家们誉为“人类文明通史”的遗址上,存在着较多的相互叠压与打破关系,这是首次在黄河以南地区大面积发现商代晚期聚落,其学术价值可填补多项历史空白。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告诉记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如人类是如何起源和不断延续的?人类文明是如何起源和延续的?要理清这些谜团,除了文献的记载外,都需要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中找到实物证据。河南长期处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地带,5000年的文明史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地,长期承担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一大批重点课题,而且一旦发掘之后,还要担负起遗址及文物保护问题。难怪有专家认为:“河南考古工作者肩上,背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再拿今年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许昌灵井遗址来说,该遗址在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1.5万余件后,于去年12月17日获得了“许昌人”头盖骨化石重大考古发现。这是河南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许昌人”头盖骨化石距今8万―10万年,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如此珍贵的发现,带来了对考古工作者更高的要求。“也许由于我们手铲下的一个疏忽,就会断掉一段历史。”河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说,“考古拂去表面尘沙,最终发现的是历史清晰的脉络。”

“苦乐自知”在田野

一份日志:2006年8月8日星期二晴

早上5:30起床。单人钢板床虽然很不舒服,但在工地,能睡觉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十分钟内刷牙、洗脸,催促一下起来慢的技工。

早餐是一锅玉米糁稀饭和馒头。库师傅在工地上做饭多年,煮饭很有特点:夏天做饭偏稀――补充水分,解渴;冬天做饭偏稠――防饿,保暖。工地要求每天上班工作人员必须提前5―10分钟到达工地,所以大家都是一边走一边吃馒头夹咸菜,驻地到工地有五分钟路程,走到了,馒头也吃完了。

今天完成的工作有几项:一、重点清理T3415中南部的M3。二、清理M3的间隙,对H1、H19及T3416西北角的人骨进行拍照。三、与关帝庙一队队长马长岭协调工地民工工资发放及考古发掘占地问题。四、晚上7―9点加班粘对陶片,整理资料,准备明天早上上班需用的工具。五、深夜12点后到工地查看工地值班情况及安全状况。

考虑到同期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工期很紧,一天下来大家相当于跑六七十里路,真有些吃不消。但一看到我们的领队李素婷老师每天都要到各方去仔细地检查工作进度,我告诉自己: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多吃点苦!

以上摘录的,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郑州大学考古系硕士生李一丕在关帝庙遗址挖掘期间的一篇日志。文中提到的李素婷,是荥阳关帝庙遗址挖掘领队。本来,这位秀外慧中的女硕士可以在办公室根据现成资料撰写论文,她却选择了野外考古,每天的野外工作时间都远远超过8小时,回到家里时往往是满身泥浆,疲惫不堪。但她却用诗意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工作感受:“手铲和毛刷下,一幅幅历史画卷从纵深呈现出来时,那种对文物发现的喜悦感和由此产生的责任感,真是无法替代。”

三方重视下的考古发掘与保护

河南许昌灵井遗址考古发现“许昌人”头骨震惊世界,排名“十大发现”之首,用灵井挖掘队领队李占扬的话说,从化石的形成,到遗址的发现,再到排除困难开始发掘,完全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有灵井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如果不是灵井千年不遇的泉水倒流,如果大雪提前几天下导致发掘工作暂停,也促成不了我们40年来完成这个重大发现的契机。”

然而,为了这个契机,李占扬足足做了18年的“功课”。

1965年的一个早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国兴在一次田间劳作时最早发现了灵井遗址。而李占扬从1988年进入考古所工作时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这片土地的关注。每年他都会来灵井这片池子看看,这期间他从未放弃资料和研究准备。他撰写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若干问题》、《河南旧石器考古》等文章中,涉及到对这片遗址的猜测,均被后来的发掘所证实。

具备了严格的发掘条件后,在不足260平方米的遗址上,李占扬带着他的队伍一干就是两年零8个月,1.5万余件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破土而出。

这可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挖掘财宝,考古发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为此,考古工作者作出了巨大努力。“用细致入微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李占扬说,“仅工具就改进过5次,单一的工序、反复的操作,队里很多人的手上早已是旧茧加新茧,手指都磨成了方形。”这期间,他还要查阅无数的资料和撰写大量的考古日志,连他的妻子轩淑菊都受影响成了灵井挖掘队的“义务志愿者”。

2007年的除夕,“许昌人”头盖骨安全抵京,李占扬第一时间发短信给长期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的河南省文物局领导:“万年智人初登场,灵井泉边愈繁忙,写吾中华一脉承,世人翘首望许昌。”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收到短信后,当即回复:“世人翘首望许昌,我们心愿寄占扬。”

孙新民告诉记者,河南之所以有这么多项目入围,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2007年度河南境内的考古任务重。其中仅为了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抢救性发掘就有30多项,再加上配合其他基建的考古,任务量相当大。所以河南能够较为集中地获得新发现,可谓偶然中的必然。而在荥阳关帝庙遗址、新郑唐户遗址、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陵墓群、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的发掘中,在保护性发掘的前提下,考古发掘者们小心翼翼地挥动着手中的手铲和毛刷,让那些已经逝去的古代遗存和珍贵文物逐渐显露出来,用双手化“偶然”为“必然”。

“河南考古成就的取得,是三方共同努力、作用的结果。丰富的地下文物资源,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缺了哪一项都不成。”采访结束时,陈爱兰道出了更深层次的“必然”。而这些辉煌的考古成就,也为河南的文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报郑州4月23日电,另参阅4月23日本报头版头条《河南文物考古工作硕果累累》)

新疆:新发现遗址保护全面升级

本报记者王瑟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阿克苏地区库车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均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有关人员处了解到,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已建设完成了围栏,正进行本体、周围道路等全面科学的保护规划,同时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标志着巴里坤东黑沟遗址保护工作全面升级。而此前,这里完全裸露在草原上,长年经受着风吹雨打。

巴里坤东黑沟遗址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在大约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型石筑高台三座,游牧民族在搭建帐篷时所做的地基140多座,墓葬1660座,刻有岩画的岩石达2485块。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认定,这是一个内涵较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个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是我国汉代北匈奴的夏季王庭。

自2007年8月于正在建设中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地下商业街上发现黄砖砌成的墙壁后,考古人员陆续发现竖穴墓和砖室墓10座。专家分析认为,砖室墓的形制与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山东、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的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非常相似,墓葬构筑方式、用材规格等,又与酒泉、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等魏晋时期的墓葬极其相似,是典型的汉式墓葬。专家认为,从墓葬形制、布局并结合出土随葬品情况看,所反映的丧葬文化特点受到了中原汉文化传统的直接影响,是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汉式砖室墓。该项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极大震动,填补了新疆考古史上的空白,对研究晋十六国时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绿洲城邦国间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要历史、考古价值。目前,库车方面已着手在古墓原址上建立一个地下文物遗址展示厅。这也是新疆首个地下博物馆。

最让人感到兴奋和担心的是,这两处考古发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许多国内外游客给新疆的旅游部门打电话,咨询前往遗址的路线。对此,新疆文物部门正在制定保护规划,在没有出台详细保护规划前,不允许游人进入遗址;即使是要求进行科学考察的,也将被严格控制人员数量。(本报乌鲁木齐4月23日电)

湖北:不能将经济凌驾于文保之上

本报记者夏斐

辽瓦店子遗址位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辽瓦村四组,是南水北调工程湖北库区第二批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遗址现存总面积12万平方米。

2005年至2007年,武汉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6600平方米的发掘,出土了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西周、东周、汉、唐、宋等几个大的时期的遗迹、遗物,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

作为该项目发掘的主要主持人,武汉大学教授王然在接到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的获奖感言。王然首先介绍了这项发掘的学术价值:

首先,该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到两周时期的遗存,填补了这一区域文化发展的空白,建立起汉江上游区域文化发展序列的标尺;其次,该遗址的夏时期遗迹最为丰富,是建国以来长江流域发现的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多的一处夏时期的聚落遗址,各类遗迹分布有序,聚落形态较为清晰,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夏时期文化的整体认识。这一完整的夏时期聚落遗址的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例证。

同时,夏时期典型单位中出土的典型器物组合齐全、特征鲜明,是夏时期新发现的一支区域文化类型。王然介绍,他们主要从时代大体相当的周边地区,特别是文化面貌相近的遗存对照、类比中,认为以辽瓦店子夏时期聚落为主体的文化遗存已进入夏代纪年,是属于位于汉水上游鄂西北地区的一个地方类型。由于辽瓦店子是该地方同类遗存中保存最丰富、系列最完整,且保留了典型聚落形态的遗址,故暂时以“辽瓦店子文化”命名。

再次,该遗址首次在鄂西北地区发现典型的从二里岗下层到殷墟一期的商文化遗存,对于商代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研究都是重要的发现。

最后,郧县辽瓦店子遗址西周时期的遗存是鄂西北、陕东南、豫西南一带发现的又一种新的区域文化类型,这一区域正是早期楚人的活动核心范围。而且该遗址中还发现有丰富的东周时期典型的楚文化遗存,两周遗存在层位上直接叠压、在文化面貌上一脉相承,将楚文化的发展线索上溯到西周早期,这是早期楚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

采访结束时,王然特别叮嘱记者,一定要表达出他最重要的观点:决不能强行将经济欲求凌驾于文物保护之上。“湖北省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是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而进行的文物保护项目,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王然说,“成绩固然可喜,但作为一名在文物考古战线多年的工作者,我更多的感觉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损失就无法挽回,我们将愧对祖先,有负于历史。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损失,工程决策部门应很好地和文物管理部门协调,尽可能让工程施工点避开重要的文物点。”(本报武汉4月23日电)

浙江:良渚遗址“申遗”提上日程

本报记者潘剑凯

日前,“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全票通过当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评价说,良渚文化古城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同时代古城中最大一座。之前学术界较集中的观点是,距今5300―4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文化,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没有发现城池,如果该文明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就应该有个初步的国家组织,而城恰恰是重要标志。

目前发掘的这座古城内,有宫殿式建筑莫角山、高等级墓地;城外有祭坛、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码头设施;这些都是有职能分工,有规划的,是区别一个地方是政权还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的重要标志。严文明教授说:“中国古代,小国林立,称为‘天下万国’,古代国家都有都城。良渚古城的发现,可谓‘画龙点睛’,这说明它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了。”严文明说,良渚古城的发现,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这是继20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既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界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实证了杭州5000年建城史,实证了杭州无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提升了良渚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提升了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的地位。”在日前召开的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现情况汇报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市委书记王国平说。

据了解,今后涉及良渚古城内及城墙遗址上的新报建设项目,将一律不予审批;已批未建项目做好说服清退工作;现存建筑物只减不增,严加控制。东南西北四面城墙的已发掘区进行围护,设立告示牌,设专人值守。

10多年前,杭州就启动了良渚遗址“申遗”的准备工作。古城的发现,也为良渚的申遗再加上一个沉甸甸的筹码。“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要将良渚遗址‘申遗’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王国平说。(本报杭州4月23日电)

河北:棉签清理出东魏元氏墓葬

本报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徐海峰

受河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办公室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从2007年10月下旬开始,对磁县北朝墓群M003、M001等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项目与河南安阳固始东魏北齐墓地考古项目合并,于4月间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参与发掘的有关专家回忆说,在发掘M001时,由于时间紧迫,考古队员分工合作,同时清理墓道、墓室,以提高工作效率。当墓室发掘到距开口2.5米的时候,露出墓顶坍塌和毁殁的残砖及碎土,杂乱无序,给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考古队员一块块、一片片地仔细剔除整砖、半砖、甚至砖渣上的泥土。从这些残砖碎块中,观察到了薄如纸的一层红彩或白彩,由此判断,墓室壁极有可能存在着壁画。当队员们将墓室内残砖及碎土全部清理,暴露的四壁表面依稀可见红彩和黑彩,存在壁画已确凿无疑!由于壁画层极薄,厚不足1毫米,手触即落,队员们便用削得尖尖的细竹签,辅以脱脂棉蘸清水,剔除和粘掉壁画上的泥土。当时已是12月中旬,天气非常寒冷,大家却不能戴手套,因为戴了手套无法使用竹签,同时接触面也加大,不利于细部的清理,队员们的手因此常常冻得发麻。有时湿棉球一粘到冰冷的砖壁就冻住了,队员们就用嘴呵气一点点揭掉。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2月底,他们清晰地看到东西壁都绘有身着广袖束带长裙、足蹬高头履的人物形象。线条流畅,笔法自如,一幅奢华排场图景。

在对墓室底部的清理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石灰岩质的碎块,经过仔细拼对,为一方墓志盖,从表面镌刻的铭文确认是东魏时期元氏皇族墓葬。墓志盖的发现是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此墓虽早年遭毁,并多次被盗,但仍出土了精美的文物,有陶罐、彩绘陶俑、陶牲畜模型、小件铜器及铜构件、铁器、漆器等总计190余件。

发掘中,队员们发现了与东魏时期墓葬M63相类似的毁墓大坑,印证了北齐高氏对东魏元氏进行清洗的史实。对M001的发掘则进一步明确了东魏皇族元氏茔域的布局和分布范围,为北朝墓群的科学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参照。在M001东北122米处,考古队员发现了东魏皇族元祜之墓(M003)。元祜为北魏皇帝拓跋焘曾孙,任徐州刺史,元祜墓是磁县北朝墓群中仅见的未被盗掘的墓,出土了较丰富的随葬品,该墓年代明确,其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成为北朝墓葬研究的标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本报石家庄4月23日电)

江西:东周墓葬将获有效保护

本报通讯员徐仲庭 本报记者胡晓军

本报于去年5月23日起,多次对江西省靖安县发现罕见东周古墓之事作了报道。日前,这一东周墓葬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发掘过程中,该省积极采取措施,对该墓葬切实进行保护。

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中出土文物650多件,并有多件国宝级文物。据考证,它距今约2500年至2600年,属春秋晚期;由于保存状况较好,专家们认为,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一坑多棺”创全国第一;人类遗骸填补我国南方体质人类学研究空白;出土的纺织品将改写我国现有的纺织织造历史。

为了及时、有效地保护文物,最大限度地提取文物信息,江西省文化厅和靖安县各方人员齐心协力、密切合作,从技术,安保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东周古墓考古发掘工作筑起了牢固的安全屏障。江西省文化厅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商量应对措施,并邀请有关专家进入考古现场指导;靖安县政府同时挤出20万元资金,在墓葬上方搭建600平方米保护钢棚。该县还出动警力负责外围的安全,腾空粮库建成恒温恒湿清理工作室,并把一所中学的两幢房子提供给考古队无偿使用。江西省文化厅则专门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土遗址保护、竹木漆器保护、丝织品保护、体质人类学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制订相关保护方案,并准备在原址建立大遗址博物馆。省、县联动为全天候考古发掘和墓葬遗址的长期保护提供了良好条件,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李玉英表示,由于目前李洲坳东周墓葬的性质尚未明确,今后将配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墓葬周边地区进行重点考古调查,寻找与墓葬相关的古文化遗址;将继续加强出土文物的科技保护和多学科研究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对李洲坳东周墓葬原址保护的可行性及博物馆的选址进行论证。一场更为宏大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拉开序幕。(本报南昌4月2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