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批评:根本问题在于思想资源和精神价值

2008-04-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达 我有话说

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新课题。提高软实力变得极端重要,如何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使命,让人民群众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鼓舞中得到启迪,是文学艺术的重任。而文学

批评,或者扩大到文艺批评、文化批评,在其中同样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我在总体上肯定当今文学批评的发展,是觉得有以下方面体现出前进的新特点:首先是,在现当代文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取向上,较前更为明智、清醒和辨证了。学院派批评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许更为突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搞观念更新,大量引入现代西方思潮,自有积极的一面,却不无追新逐奇的一窝蜂现象;到90年代初又有一种笼统拒斥现代西方思潮,盲目尊崇国粹的倾向抬头;继之,反过来,又出现了大谈“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的“后学”之风,这些虽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但终究显出了不成熟的浮躁之气。新世纪以来渐渐形成一种占主导性的诉求,那就是,努力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度,先进文化的高度,从中国现实出发,从本土实际出发,寻求不同文化的互补性及发展的阶段性,大力发展本民族的文学。

有健全的批评才会有健全的创作。当今一部分批评对一部分创作的影响力更内在,也更具渗透性了。我这里指的只是一部分。虽然有些作家总说他从来不看批评,但批评对时代精神、人文关怀,对文体,对方法,对理念的思考,弥散在精神空气里,而这一切正是作家苦思不得的,作家怎能不呼吸领受呢。这些年来,文化批评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文学批评,却也扩大了文学批评的视野和境界。另外,不能不承认,新的批评人才和批评家不断在文学实践中涌现,在文学界,青年文学批评家生气勃勃,富于活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我要着重指出的,是从总体来看,文学批评在面对当今的时代思潮、历史语境、现实生活、创作实际时,表现得被动、窘迫、乏力,缺乏主体性强大的回应和建构性很强的创意。这和我上面的肯定部分并不矛盾:复杂、多样、众声喧哗的文学现象,是可以得出不同侧面的多种归纳的。主动的、积极的、有影响力的评论,与被动的、跟在现象后面亦步亦趋的评论是不同的。如果仅就数量、口号、声势、名词、新术语、理论旗号以及从业者之众而言,当前的文学批评不仅“繁荣”,简直可以称得上“膨胀”或者“过剩”了。可是,如果就思想深度、精神资源、理论概括力、创新意识、主体性、审美判断力和影响力而言,当前的文学批评就又显得十分单调、“枯竭”,绵软无力了。

当前批评的乏力,也可说是一种整体性的疲软,首先在于精神价值判断力的缺失,审美判断力的软弱。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文章停留在梳理、归纳、复述现象表面上,鲜有大的思考,对时代审美走向,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富有独创性的有深度的研究。当前批评存在着与批评对象脱节的严重现象。批评与读者,存在着评者自评,读者自读,热者自热,冷者自冷的互不相涉、漠不相关的现象。批评与创作,同样存在脱节,一些重要的、先锋性的创作或为读者密切关心的创作,得不到及时的评论,一些带有典型性的创作难题得不到及时研究。而一些毫无代表性的作品的评论和一些无关宏旨的话题,却铺天盖地,占据了大量篇幅。比如,《色・戒》,“艳照门”,就争个没完没了。批评与市场其实也是脱节的,消费者的市场选择和购买行为往往决定新的再生产的需要和走向,但批评对此做不出任何有见地的预判、评说、解析,显得无能为力。不少批评家对市场最热销的书籍几乎一无所知。

批评为什么显得乏力?为什么显得思想力度不足,精神资源不足,价值座标不明朗,审美能力不强?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足以解析当前复杂多元的文学现象的思想能力和富于精神价值的审美判断力。批评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薄弱甚至贫乏,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整合做得不够,于是面对当今陌生而复杂的文化和文学现状,依原有的标尺、方法、语汇,就显得有点束手无策,捉襟见肘了。一个显见的事实是,面对今天文学全面地大胆地赤裸地铺展开了人性、欲望、身体、利益的方方面面,批评有没有能力加以评判、辨析,弘扬正面的精神价值声音?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理论失效,没有说服力,严重点说,出现了思想瘫痪症和失语状态,剩下的“语”就是跟进性的描述,中立性的介绍,没有了理性的尊严,甚至都没有几样武器可用,库存空虚得可怕。人是一种不但能感觉自身存在,还能反思自身存在的存在,那就必须在物化世界之上,构建一个意义的世界,精神的世界。现在的批评家自己也构建不起来这个世界来。现在思想价值多元,审美意识多元,对同一现象有不同评价是正常的。但是,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普世价值是有其基本标准的,尽管它是变动不居的。有了它,才不致美丑莫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混沌一片。福克纳说过,占据作家心灵的,应该是正义、爱、牺牲精神、同情,没有这些,任何创作只能昙花一现。所以他坚信人类是不朽的,是蓬勃向上的。

再比如,文学批评的“现实感”问题就相当突出。“现实感”并不是贴近现实的直接同义语,有好多与现实贴得很近、密不透风的创作或者评论,恰恰缺乏现实感,而某些写历史的作品由于有现实精神,反倒有现实感。现实感是与现代人息息相通的。所以,在我看来,现实感应是既贴近现实同时又能站在更高视点上观照现实的一种精神姿态和批判眼光。有时我们读某些批评文章,发现批评者并不了解他所关心的“现实”,也不能真正进入他所面对的作品的内部,他只是利用某种书本理论优势在言说,于是提供不出富于生命体验的解读。批评的征服性既表现在认识生活与作品上,也表现在判断镜像与作品的关联上。思想的含量始终与脚下的生活、与生活着的现实是血肉相连的,如果没有首先对这些生活、现实、历史甚至于现象的切肤的体会和认知,那就不管理论话语玩得如何圆熟,仍属没有生命力的批评。我们知道,创作必须要有充足的现实感,传递心声,保持血肉联系,才能感染人,同样,文学批评也必须要有现实感,触及现时代重大的精神问题,例如,国家民族意识、爱国主义、人文情怀、关注民生,人的尊严和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健全发展,灵与肉的和谐等等,也才能产生影响力。个人的艺术个性与国家的发展潮流,生动的形象刻画与时代的进步运动之间有极密切的关联。切断了这种联系,批评就不可能有力量。

批评之所以出现失血、贫乏、缺乏判断力的问题,根子还在于它不能与各种丰厚的思想资源保持联系,没有整合能力,比如不善于从传统思想资源、外来思想资源、革命思想资源,甚至包括民间思想资源、少数民族文化思想资源中不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审美的基础。这就显得底子很薄,话语贫乏,无法应对复杂的当今文学艺术的现象了。

当前创作与批评都面临着创新的难题,有时面对创作和批评,我有一种“走到尽头”的感觉,好像什么都用过了,试过了,太阳之下无新事。我认为,创新的核心是找到特定时代的审美元素和风格精神,找到与时代审美前沿相契合的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精神上的创新。创新是前进的车轮,让新的思想之光冲破陈旧、乏味、平庸,让我们共同开创文学批评的新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