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百所一面”到分类管理

2008-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齐芳 我有话说

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化所)有17位“长期研究员”,他们不用再背负着竞争上岗、签合同的压力。即使他们从课题组长、团队负责人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也能得到相应的待遇。

这一新举措引起了科技界的关注:是重拾“铁饭碗”,还是发展的必然?

然而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敏感地意识到:中科院又开

始了科研体制创新的尝试。包括大化所在内,中科院确定了7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他们被赋予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可以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政策。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研究所分类管理的科学基础,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研究所制度。

近百个研究所一个管理模式――分类管理势在必行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基础园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一进入中关村,中科院的研究所可谓鳞次栉比。作为中国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有近一百个研究所,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几乎涵盖了从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的各个方向和门类,既有基础研究,又有高技术创新,还有需要长期观察、长期积累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过去对这些研究所的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用中科院战略规划局局长潘教峰的话说,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比较粗放的”。对于不同类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所理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潘教峰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基础研究往往以前沿、交叉、自有探索为主,通常情况下,个人或小团队模式比较适合。而高技术创新与集成往往需要研究人员之间乃至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团队或集群模式比较适合。”

研究所综合配套试点,就是要从试点所的自身出发,淡化学科和研究所界限,对试点所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进行深入互动研究和综合配套改革,从国家、院和所3个方面对研究所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改革举措。这是中科院第一次在研究所层面的综合性系统性的重大改革举措,目的是探索建立研究所分类管理的科学基础。

因此,中科院选择了大化所、物理所、高能物理所、计算所、寒区旱区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所和微生物所等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所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对这7个研究所,中科院更多的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潘教峰说:“这次给试点所的最大权力是探索权,他们可以突破现行的院自主权范围内的所有政策,提出符合本所研究工作特点的改革举措,做出有益的尝试。”目前,7个试点单位都已经根据自身特点出台或正在制定新措施、新政策,为分类管理试水。

新政策带来新动力

“长期研究员”不是重拾“铁饭碗”,而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之举。大化所所长张涛介绍说,要想评上长期研究员必须达到一些“硬指标”,他们或在创新岗位工作10年以上且考核优秀,或者得过国家奖、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最后,还要经学委会的严格考评。这样可以鼓励优秀科学家潜心研究、在培养青年人上多下工夫。

这一政策为大化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张涛说,在知识创新工程初期,打破终身制是很必要的。但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化所已经聚集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出了不少优秀成果。创新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为,没有必要再让他们背上三五年一评的压力。张涛说:“尽管我们的做法还不成熟,但我们愿为全院的改革试试水的深浅。”

中科院物理所在科研评价体系上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物理所科研处处长文亚介绍说,在评价标准上物理所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00年前后,我们主要看SCI文章。从2000年到2006年,我们更看重文章质量,也就是说要看发表文章的杂志的分量。2007年以来,文章或杂志都不再是我们关注的重心。我们更关心是否能够和国际学界同台竞技,科研是否有原创性、前沿性,科研方向是否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科技实力有了很大增强。但正如赵忠贤院士所说,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成果,而是能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优秀成果。这些尝试无疑可以把科研人员从“必须快速出成果、发文章”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沉住气、坐下来”,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恒心开展科学研究。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走到了重要关口。此时实行综合配套改革、探索现代研究所制度,是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潘教峰说,研究所是中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组织单元,如何让研究所把各种创新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他说:“我们希望通过体制创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研究所制度,从而保障自主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

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文亚说:“从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整理思路。改革关系到全所,必须慎重地制定具体的方案、规划。”尽管改革是谨慎的,但带来了不少顾虑。

“铁饭碗”的疑问只是具体政策之争,有些人对改革的感受是“乱”。一位科研人员在采访中说:“我们刚适应了一种模式,结果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大家人心惶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能坐多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科研需要稳定、安静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安心做事。”

改革中,阵痛总是难免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有效的管理才能带来最大的业绩――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科技发展。”潘教峰说:“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十年,中科院建立现代国家研究所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所的体制机制改革,以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

微生物所人事教育处处长赵军是该所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他撰文指出,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变能力为优势,即把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积累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在国际国内科技舞台上为国家获取竞争优势,中科院的组织结构也被推进到立体多维制的阶段。从国家主管各部门到科学院各职能局、专业局、分院等,各方思路须更多统一,这样可有效降低研究所协调成本和改革工作难度。研究所也须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克服部门壁垒,从而可以整合资源和快速行动,以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

按照计划,试点期为两年,试点结束后将系统总结试点经验,明确适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所发展的体制与管理模式。从科研评价体系到自然科学基金的建立,作为科技界的“国家队”,中科院在科研体制上的突破和进展总会带来科技界的连锁反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期待着中国科学院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不断作出更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创新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