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六项实践”锤炼高素质人才

2008-04-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陈续 我有话说

2008年4月20日,阜阳师范学院2008届毕业生“企业和民办教育机构”专场供需洽谈会在清河校区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湖北以及安徽本省的一百余家企业和民办教育机构,带来了近2000个工作岗位,面向阜阳师院毕业生虚位以待。

一个以公办中学为传统就业领域的高师院校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民办教育机构的“眼球”

,一个纯粹的地方高校怎么会得到外省市用人单位的青睐?“阜阳师院毕业生作风实、能力强”――前来招聘的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评价给出了答案。

“我们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凝炼实践育人理念,致力于用‘六项实践’教书育人,提升大学生的五种能力,培养了大批社会欢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高素质人才。”院长兰玉杰教授对记者说。

实践育人是培养优秀师资的必由之路

1300万人口、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坐落在皖西北地区的阜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地位特殊的高校。由于辐射人口多和不可替代的身份,该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从52年前学校初创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和自觉行动。创建之初,由于师资多数来源于中学,教师具有丰富的中学教学经验。根据校情及学生成才需要,学校认真研制教学计划,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既有挑战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又有从教的基本技能。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逐步显现,阜阳师院以人才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育人体系初见雏形。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就明确提出要突出高师特点,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更加注重学生从教技能培养,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进入新世纪,阜阳师院的实践育人在“特色兴校”中日渐成熟。在2001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对学生从教技能一致认同的基础上,阜阳师院确立了抓住教师教育、从教技能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三个不放松”,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三大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以师为本,巩固教师教育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在办学实践中,随着“零距离”等系列教改工程、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系列大赛等一系列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措施的落实,造就了大批优秀基础教育师资。

实践育人是提升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

    实践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该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构建起德育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就业实践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

用德育实践引领精神追求,是阜阳师院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学校不断拓展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内涵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周末论坛”、“红色经典”爱国主义话剧汇演、“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学习征文比赛及“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等德育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当代大学生。2006年全国师范类高校中第一个中共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基地在该院正式挂牌,为德育实践活动增添了新的平台。同时,该院积极通过文体实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重视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学生社团共有38个,在册成员8757人,约占学生总数的69%,形成了“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主持人大赛、中英文之夜文艺晚会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还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建学生体育协会,举办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增强体质,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社会实践感知责任使命。阜阳师院2003年以来组织100多支团队在全国16个省市开展以社会调查、理论宣讲、科技推广、支教扫盲、社区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学校注册志愿者达11000多人,“心系三老”、“义务支教”、“爱心助残”、“青春红丝带”等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多彩,既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阜阳师院还坚持通过就业实践提升职业素养,把《大学生职业生涯》作为限选课程纳入教育体系,把就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增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就业实践”专题系列讲座。对就业见习、考察、模拟、培训、创业等各实践环节进行规范指导,以校内勤工助学就业实践岗位培养就业意识,以欠发达地区实践基地转变就业观念,以沿海发达地区实践基地提高就业能力。学生会“就业实践部”开办就业论坛、征集就业实践论文、评选就业实践先进个人,增强了学生就业主体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