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丁翕云:且从诗苑试锄荒

2008-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关琪文 本报记者唐湘岳 我有话说

暮春四月,正是催芳绽绿的好时节。报捷电话从绿树深处的长沙市望城县格塘乡万家坝村飞来――农民老诗人丁翕云的诗谜集《谜艺诗词――献给青少年的一束心香》,终于由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了。

一本书背后,是这

位农家老人执著一生的诗词故事――七十八载乡野生活,近七十年与诗文为伴;组建“格塘诗社”,自费编印十余本诗集、数十期诗刊,用自己的苦心吟咏使乡土诗文蔚然成风……用丁翕云自己的话说,只要爱诗,拿惯了锄把的手也能舞弄出好文墨来,正可谓“莫惮才疏学浅,惭非兰亭雅兴高吟;未卑地僻身微,欣作下里巴人小唱”。

同仁结社,借歌抒怀;会友挥毫,以诗志趣

驱车穿越绵延不断的水塘和田地,通向格塘乡的羊肠小道终于走到了尽头。向一位老乡打问丁翕云家,老乡抬手一指:“丁老师家,门口有座亭子、刻了好些对联的就是。”

亭子,朴素得有些不起眼,但周身遍刻的诗词楹联却使它墨香四溢。78岁的丁老给其取名为“圃吟亭”。这是他挪用自家准备翻修老屋的钱修建的,就是为了让诗社有个能畅快活动的地盘。

丁翕云的老屋,的确是该翻修了。一行人走进去,几乎转不开身,丁老把老伴孩子全“赶”上阁楼,才勉强凑齐了招待来客的椅子。但是,就在这光线幽暗的小屋里,却挂着块“格塘诗词编辑部”的牌子,泥灰剥落的墙壁上拉起三道绳,串起了数十本书报册页,全是诗友们的作品,油印的、打印的,甚至还有手抄的,都被伺弄得齐整洁净。“这可能是中国最基层、最简陋的编辑部了,但我们对它充满感情。”望城县文体局局长邓建华说。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他,也是从丁老师的格塘诗社起步的。

在几位学生的请求下,丁老从书柜深处抱出了珍藏多年的宝贝――厚厚一摞油印报纸《格塘诗词》,数一数,有将近70册之多。戴上老花镜,丁翕云小心翼翼地翻动着这些诗选,也翻开了诗意盎然的记忆――

1930年,丁翕云出生在万家坝村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未竟就被迫辍学务农,但是,自幼迷恋古典诗词的他坚持自学,不久就成为“教书先生”,并屡有诗作见诸报端。渐渐地,他不满足于一人写作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诗词多美啊,让识得几个字的乡亲都能吟上几首,多好!

时间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文革”压抑后,乡间文学劲风初起,坚定了丁翕云成立诗社的决心。1987年,他发起结社号召,一时间,数十名乡亲云集响应,“格塘诗社”宣告成立。“我们农民也有自己的诗社了!”诗友们隔三差五地聚在丁翕云家里活动起来。屋里坐不下,就站到院里;没有诗词教材,就从报刊上手抄……很多社员根本没有诗文功底,一样受到了丁翕云的欢迎:“不怕不会,就怕不爱,能学会一两句,明白些道理也好!”

“同仁结社,借歌抒怀;会友挥毫,以诗志趣”。诗社一成立,就光芒初绽――泛舟格塘、聚会团头、吟诗靖港、酬唱长沙等活动接连举办,还面向省内外征集诗稿。

诗稿渐渐多了起来,堆满了丁老的书桌。“该办本刊物了,让大家有个交流的园地”,丁老想。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从学校借来一架退休的油印机,铺开钢板、蜡纸,用铁笔沾上油墨,一笔一划地刻印起来。散发着油墨香的《格塘诗词》问世了!诗友们惊喜地传阅着这份薄薄的报纸,几位老农连连慨叹:“活了一辈子,第一次知道我的诗也能印在纸上……”

至今,《格塘诗词》已油印了68期,收录原创诗词万余首。丁翕云还东奔西跑、募集资金,把优秀诗作集选成册,铅印出版,《星城诗联》、《秋叶吟集》、《格塘云影》等十余本小册子,成了他和诗社一路走来的一道道“年轮”。1990年,格塘诗社成为湖南诗词协会团体会员,并带动了其后望城县诗联学会的成立,成为省内闻名的“乡间文学先锋队”。

不因世态迷方寸,

要使时风正纪纲

诗社的活动热火朝天,但是,在村头村尾转一圈回来,丁翕云心头的喜悦又被忧虑代替。“诗词文艺小技,长在深闺人未识,当前钱字疯狂,牌风日盛,谁为小技乐道!”在一次诗友聚会上,丁翕云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一桌麻将一桌牌”,这是过去农闲时村里家家户户常见的景象。丁翕云下了决心:扩大诗社活动的对象,号召乡亲们“莫向酒樽徒买醉,且从诗苑试锄荒”。

丁翕云决定召集乡亲们猜诗谜、对诗联,因为“这种形式有趣、浅显,男女老少都能接受”。他在自家屋院里贴满诗谜,油印诗联分发到每家每户,自掏腰包准备好奖品,鼓励大家多猜多对。每逢节庆,丁翕云更是贴出海报,大办诗谜竞猜,而他所选的谜面,大都是富含教育意义的诗句。

村里有位老人,因四个儿子都不愿赡养而老境凄凉。丁翕云看在眼里,在一次诗谜活动中把他们兄弟四人请来,在黑板上题写了诗谜一首:

岂真跪乳寄深情,骗得人间颂孝心。他日青刍只自饱,何曾反哺老娘亲。

“羊!”在场诗友很快叫出了谜底,老人的儿子先是拍手称妙,继而面上一红,低头不语。丁翕云借机向大家解释谜面,谆谆讲述中华孝悌美德。不久之后,老人被儿子们接了回去,轮流赡养。得知此事的人们都说,丁老师的诗谜简直神了,能治病呐!

丁翕云深知,要想让诗歌走进农民心里去,就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现“诗意的渗透”。1995年,他和同乡另一位文化老人胡应龙一起,编著了一本《丧礼新编》,把乡间流传的诸多丧礼用歌重新填词,剔除了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用富含时代气息的诗句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丁老师做这些都是责任心使然,他是个有风骨的人,正像他的诗写得那样――‘不因世态迷方寸,要使时风正纪纲’”。邓建华说。

总愿果花能满树,却惭桃李未荫山

“心为骚坛育幼苗,炎天暑热教儿曹。无待遇,有操劳,满园桃李感恩高。”这是格塘诗社年龄最大的诗友――85岁的周焕昌老人为丁翕云所作的诗。

青年时代的丁翕云,就已经把诗词当成了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法宝”。三十多年杏坛生涯,他教过语文、政治、历史,不论教哪一门,听过课的学生们都还记得他绘声绘色讲过的诗词。

格塘诗社成立后,丁翕云积极动员学生加入,并在《格塘诗词》上辟出“雏凤清声”栏目,专门刊登青少年诗作。他的大家族里子侄辈逾百人,每逢家庭聚会必吟诗诵词,他总是忘不了诗社的孩子们,“去,把学生伢子们也叫来!”渐渐地,诗社里的青少年多起来了,听诗,谈诗,作诗,学生们都说,丁老师为这个小村落打开了一扇窗户,让诗情诗意畅通无阻。

1990年,丁翕云退休了。他开办了免费的“青少年诗联学习班”,招收了40多名学员。每天上午,丁老在阁楼上带着学生入迷地吟咏挥毫,妻子在厨房里给孩子们烧茶水、备小食,一个暑假下来,他贴了好几百块钱。其后几年,学习班年年办,年年都贴钱,丁翕云却乐此不疲。

1993年,丁翕云被县教育局聘为“关心下一代协会”理事。他把大红聘书端端正正地摆在一册册《格塘诗词》旁,更加投入地奔忙起来。在他的努力下,格塘乡山塘中学、三桥小学等六所学校开展了“诗词进校园”活动,在喜迎香港回归、庆贺中国申奥成功、学习“八荣八耻”等重要时刻,丁翕云和他的学童们写下了一首首充满时代气息的诗歌。

诗社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昔日学童们大多走出格塘,很多都成了省诗词学会和望城县诗联学会的“笔杆子”。丁翕云自己,也早已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等的会员,但是,热心诗与教的老人却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愿果花能满树,却惭桃李未荫山。我做得还很不够,只要还能走得动,就一定要将诗社办下去。”(本文照片由关琪文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