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无棣农村信用工程架起“富农”金桥

2008-05-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婧 通讯员尚子彬 我有话说

“诚信和道德真的有价!如今只要评上了信用户,不用找担保,不用拉关系,不用请客送礼,凭信用证就能贷到钱”。山东省无棣县东刘屯村民邹广军没有想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当地农信社同志主动找上门来,帮他分析市场形势,给他“评级授信”,一次性获得当地农村信用社12万元以上的贷款。邹广军借此渡过难关,自己原本的小养猪场

迅速扩大成为拥有近千头生猪的养猪基地。他还带领村里一大批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一个小小的红牌子“授信证”激活了养猪村,这是去年以来无棣县“文明信用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无棣县涌现出了“文明信用乡镇”6个、“文明信用村”178个、“文明信用农户”51019户、“文明信用工商户”1004户、“文明信用企业”80个,累计核发支农信用贷款总额达12.1亿元。信用体系完善了,农信社放款更放心,农民贷款更容易,随之而来的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村就业的促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创新担保:避开风险求多赢

肉鸡养殖是无棣县的传统养殖项目。在无棣六和养鸡场,记者了解到了一种全新的担保方式:由县政府、六和集团联合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滨州和兴牧担保有限公司,和信用社达成了由担保公司每出资1000万元保证金、信用社放大5倍,最多可发放5000万元贷款的合作协议,以支持其母公司――六和公司的合同养殖户从事肉鸡养殖。

这种“畜牧养殖龙头企业+农信社+担保公司+养殖户”等多位一体的大联保,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施过程中,担保公司为养殖户在信用社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农户融资难的问题。信用社将贷款直接打入担保公司指定养殖户账号,贷款资金用于购买关联企业提供的优质种苗和饲料等产品,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成本,盈利能力大大增强。冷藏企业从农户手中收购肉鸡后,再将资金打入担保公司指定养殖户的账户,用于归还信用社的信贷资金。资金封闭式运行,有效降低了信用社和担保公司的风险。

信用入户:培育和谐文明风尚

文明信用工程让道德与经济“联姻”,通过公开评定信用户、信用村,核发信用贷款证,核定小额贷款额度,形成有组织的信用监督机制。所有信用户可直接在农村信用社获得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抵押担保,按照道德水准调配信贷资金,根据文明信用等级不同还可得到10%―30%的贷款利率优惠。

找准了突破口,就找到了农民致富的捷径。在小泊头镇,老人和孩子边看电视手中边织渔网的景象处处可见。小泊头镇任家村村民任树华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创办的泰和网具制造有限公司带动了整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机器,通过公司统一配发材料,农户自己加工渔网,然后交给公司一起卖到国外,获取加工费,有力地促进了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家庭“零就业”问题的解决。

如今在山东无棣,“诚信是金”“道德有价”已深入人心。农民信用观念进一步增强,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无棣农村逐步形成。村民们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农信社是咱老百姓的银行,富可贷,穷可贷,没有信用不可贷。授信证就是咱老百姓的护身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