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民创城 奏响和谐乐章

2008-05-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夏侯昭? 赵达 我有话说

淄博,山东省曾经污染最严重的老工业城市,从过去的“黑烟盖城”到今天的碧水蓝天,在全国树起老工业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面旗帜。

社区遍开文明花

走进“全国十佳小康村”、淄博市张店区潘庄社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同中心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建筑物错落有致、格局整洁大方。

潘庄活动中心,是潘庄社区15个社区活动点最大的一处,每天接待社区居民数百人次,其中以离退休的老人和放学后的小朋友居多。据了解,目前潘庄所有55岁以上老人,由村财政出资,每年每人给7000元生活费。同时,村办幼儿园和小学实行完全免费。所有在这里居住的人,物业费、暂住费、卫生费全免,合作医疗、意外保险等全部齐备。如今,潘庄社区群众的生活需求和文化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整个社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形成了一种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大力开展。

淄博市市委书记刘慧晏告诉记者,潘庄是淄博市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淄博始终把社区生态环保教育和实践活动作为重要抓手,从社区的优势和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本社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夯实文明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文明之花”终于遍开淄博的各个社区。

文明向农村延伸

在桓台区果里镇乡村少年宫的主楼台阶上,合唱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歌唱祖国”;操场上,武术班的孩子们摩拳擦掌;美术班教室里,11岁的李炳江小朋友正在宣纸上画一幅主题为“大鹏展翅”的国画。据少年宫的老师姜海燕介绍,少年宫的运行经费由县镇两级财政拨款,授课人员包括“带编制”的正规教师和周末前来义务授课的志愿者。

山东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红勇告诉记者,乡村少年宫是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农村孩子课外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使文明向农村孩子延伸,这是一个具有“破题”意义的事情。

近年来,淄博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文明建设,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进高标准绿化美化示范村镇建设。据淄博市市长周清利介绍,近年来,淄博在全市农村开展了“文明生态庭院”建设,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在农村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有效改变了过去农村柴草乱堆、污水乱流、垃圾乱倒的脏乱差面貌,使得家庭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组织广大农民踊跃投身到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中。

政府建立惠民长效机制

“老百姓在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之后,第一需求就是生态需求。”在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过程中,淄博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要建立惠民长效机制,让老百姓真正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从2005年开始,淄博实施了碧水蓝天行动计划,投资146.8亿元。按照“水通、路硬、地绿、灯亮、居安、民便”的六项标准,淄博市共整治小街巷351条,清除马路摊点3万余处,查处乱堆乱放垃圾6万余处,清理规范洗车站10余万个次,取缔占道集贸市场500多个、店外经营30余万个(次)。为推进旧城改造,从去年开始对全市72个小区重新升级规划。他们还扎实做好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化带、森林屏障、组团间绿色走廊建设,每年完成荒地造林6万亩以上,年增林地面积10万亩。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6%,人均绿地面积15.4平方米。

现在的淄博“地绿、天蓝、水清、气爽”,让老百姓越来越满意了。近期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淄博的老百姓对环境建设满意度处于山东省前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