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莘莘学子“主演”菁菁校园

2008-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继小品《当铺》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后,重庆师范大学“红帆剧社”的学生们自己排演的大型话剧《寒夜》,最近又经重庆市文联和剧协联合推荐,进入了2008年“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的最后角逐。

“红帆剧社”及其众多剧目,正是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五自”教育让大学生们“主导”校园人生的生动剪影

。周泽扬校长说,学校推行以“自省、自律、自助、自强、自立”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我教育,其宗旨就在于通过“修己达德,朋辈互喻”,实现“小我与大我结合,成就真正自我;个体与群体相融,达到高度和谐”。

远远看去,低头整理演出服装的马玲,恰如一只孔雀在梳理美丽的羽毛。没有人用手语指挥她与音乐配合,只要舞曲响起时的一个手势,她便忘情地进入了无声的韵律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和眼神都与音乐的节奏契合得天衣无缝。一曲终了,当主持人介绍马玲是位先天性聋哑的大二学生时,观众席忽然安静了片刻,然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是的,我是先天性聋哑。”马玲用笔写下娟秀的文字对记者“说”。马玲的母亲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全家仅靠父亲打零工为生。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这位乐观的女孩屈服。自从进入舞蹈世界后,她每天都要在老师的手语指挥下练习近10个小时。

重庆师大特殊教育学院是目前唯一专为聋哑生设立的特殊教育学院。这些学生入学后,学校并没有安排他们集中住宿,而是让他们分散住进其他学生宿舍,特别成立的义工协会还随时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无偿帮助和辅导。

也许正是这种关爱和友谊改变了马玲的选择――在获得了重庆市残运会舞蹈类第一名、全国残疾人文艺演出第二名等众多荣誉后,这位酷爱舞台的女孩却婉谢了一个又一个的邀请,坚持留在特殊教育学院的课堂里。“我正在准备英语水平考试。”她“说”:“参加演出并获奖,可以让我的父母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但我的人生理想并不是要成为明星,而是当一名优秀的聋哑人英语老师。”

刘刚,曾经是重庆师大乃至全国高校的风云人物。为了不让父母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刘刚在大学期间通过捡拾废品、处理垃圾,不仅使自己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还给其他同学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他也因此当选“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据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世放介绍,这所学校六成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贫困生接近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据不完全统计,全校的贫困生大多通过学校的“奖助贷”或为社会提供家教服务等勤工助学途径,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困难。

在重庆师大,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见证者,更是创业者、建设者。学校决策层希望进一步凸显“五自”的育人功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和资金的长期支持,重庆师大精心构筑了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五大平台:示范平台促进自省,监督平台促进自律,服务平台促进自助,实践平台促进自强,设计平台促进自立。

“五自”教育熔铸了重庆师大学子“崇尚奉献,躬行师道;达观生活,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勇于突破”的优秀特质。今天的重庆师大校园,真可谓明星云集:影视制作专业的王力自导自拍的DV短片,获得第三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交流展大奖;科学教育专业的吕晶出版了中篇小说集《边走边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雁粤不仅已写成了四部畅销的长篇考古悬疑小说,还是天涯、榕树下等多个大型网站最红的网络小说写手。

“无论是功成名就的泰斗,还是崭露头角的新秀,都是‘五自’教育的受益者。他们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学校继续推进‘五自’教育的信心和动力之源!”周泽扬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