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分享奥运的味道

2008-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李小兰 我有话说

奥运是体育的盛宴,也是文化的盛宴,在赛道和冠军们的维度外,文化用另一种方式展示着奥林匹克的精神,经典的歌曲,动人的故事,述说各种风采的展览……人们为无数绚烂欢呼,却很少注意到在这些绚烂的背后,有一个人群在付出。这个人群,很难用一个准确的称呼来界定他们,他们是组织者、策划者,也是服务者、奉献者。北京奥组

委文化活动部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奥运的味道”

《weareready》、《我是明星》、《永远的朋友》……这些让我们不断感觉到奥运会越来越近的歌曲都来自奥组委开展的奥运征歌活动。奥运征歌活动从2003年到2008年3月10日历时5年,收到7万多件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完成创作的整首歌,由歌手演唱录制出来送交的。其实,开始的时候,情况远没有这么乐观,2003年活动启动,最初的期望是每年可以征选10首歌,当年却只收到7首。

2004年王平久参与到征歌活动中来,开始用“委约”的方式主动出击。“明星们需要一个能够参与奥运活动的舞台,我们需要明星的独特优势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热切关注奥运的公众又期待着声势浩大的活动来释放自己的热情。奥运歌曲征集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选拔音乐作品,而是唤起公众的热情,来参与,来分享,通过音乐这种形式,来分享奥运的味道,来交流大家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王平久说。

王平久主动联系乐坛“各路英雄”,告诉他们“北京奥运会期待你的参与”。“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去告诉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儿,他应该怎样参与进来。”王平久说,对很多明星来说,王平久的主动沟通体现出北京奥组委的热情、踏实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刘德华创作残奥会歌曲《每个人都是第一》,周华健创作了志愿者之歌《我是明星》,鲍比达流着眼泪完成《火炬》,阎肃、刘欢、周杰伦、水木年华……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活动,133个歌星同唱《weareready》。世界级的音乐家,奥运音乐史上经典之作《手拉手》的作曲家乔吉奥・莫洛德尔,与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合作,精心雕琢了两年之久,送来《ForeverFriends》(《永远的朋友》)。为奥运会创作歌曲,变成歌坛的一种时尚,许多歌星见面会互相问,你写歌了么?

“希望在未来的奥运会上看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力”

王平久负责的另外一个奥运文化活动“中国故事”是一个大型传统文化展示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30余个“祥云小屋”,全国各省市区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等互动方式,在这里立体展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各地充满生机、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

“这项活动最主要的特点是体验,或者可以说是互动,”王平久介绍,“我们跟外国运动员说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他会很茫然,但是,如果你让他亲眼看到以中世纪的技术生产一张纸出来,并且可以把这张纸加个印鉴自己保存,他的印象和感觉当然就不一样了。还有剪纸、苏绣、昆曲、曲筝、木偶戏、普洱茶、唐卡艺术、玉文化等等,展示允许观众参与进来,这样,我们的文化就变成他的经历、经验和记忆。”

对于文化融合,王平久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奥运文化活动中如何体现中国元素,他说:“不要把中国元素看得太狭隘,这是一个大的人文概念,并不是说某些具体的东西,茉莉花啊中国结啊才是中国元素。它应该包括了纯朴、真实、大同等特质,很大气。”

“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中国故事成为奥运会期间最绚丽的风景,而是把我们民族的东西变成世界性的,这本身是奥运大文化的组成部分。希望在未来的奥运会上看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力。”王平久充满信心地说。

“像上大学一样为奥运会工作四年”

提起王平久参与组织的那些活动,很多人能够讲出几个相关的故事来,但是很少有人记住王平久的名字。

“做策划、组织这些工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幕后的工作者,就不能去期望出名啊什么的,我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数百项大型活动,知名度还比不上在手机上随手写出来的一首歌用的笔名呢。”王平久哈哈笑着说。

“其实,在奥组委工作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风光。媒体上看到的那些令人振奋的活动,我们需要完成的部分多数琐屑零碎。组织协调,和明星也好,普通公众也好,配合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好,不断沟通,对他们来讲,都是唯一的一次,而对你来讲,是不断重复。”

王平久的奥运情结始于2001年。在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个狂欢之夜,王平久还是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的一个记者。

“我只是想单纯地在奥组委干四年活,像上大学那样,热情,充满活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辛苦也是一种幸福。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想法。”王平久说。

雅典火炬在北京传递的时候,王平久刚到奥组委,负责交通车辆保证,他穿一件迷彩服跑来跑去,许多同事都以为他是部队派来的,活动结束后才知道是奥组委的同事,王平久笑着说:“这个误会倒是让大家都记住了我。”

残奥会会徽发布、奥运吉祥物征集、奥运口号发布、奥运奖牌发布、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活动,以及2008年3月31日奥运圣火进中国活动、4月奥运景观雕塑颁奖、奥运音乐盛典等等,王平久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忙,逐渐从一个协助的工作人员变成大型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组织奥运文化活动,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是第一次经验,需要配合的单位和部门都不太了解事情的影响和意义,所以需要不断的努力,大家都是这样的。”王平久说。这时候,王平久特别像一个志愿者,奉献全部的热情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且把感动传递给别人,在他眼中,工作不只是完成一个一个项目,而是在用行动阐释自己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