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搞好文化建设 服务农村基层

2008-05-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谌强 我有话说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心下,全国各级文化部门努力适应和尽力满足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迅猛势头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使广
大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成绩令人瞩目。

与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实施同时,各地文化工作者与农村基层群众长年开展、坚持不懈的众多文化工作,也不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天津市宝坻区文化馆变“三下乡”为“常下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在长年深入基层为农民群众演出的同时,建立起了业务人员下基层制度,至今已指导和建立了基层艺术团队40余支、8个文化活动基地、8个未成年人活动基地和3个农民工活动点,每年受益农民群众达30万人次。

仅去年一年,安徽省便投入了1830余万元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补贴851万元、省级财政510万元、市县财政215万元、省文化厅投入的255万元,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投放电影拷贝8476部,先后开展了“国产新片进农村”、“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月”、“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电影展映”等活动;作为第八届安徽省艺术节重要活动,开展“八艺节请农民兄弟看电影――送10万场电影进乡村”公益放映,一年间放映场次达16.6万场,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江西赣州于都县的梓山镇在农村电影放映中创新思路,利用春节前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年的契机,积极开展电影“认领”活动,务工人员可以通过花100块钱为父老乡亲放映一场电影的形式,来回报家乡和亲人。这一活动得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响应,预订的电影甚至可以放映到第二年五月份。

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湖北省鄂州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采取政策引导、形式创新、舆论关注等形式,广泛接纳民间资本,较好地弥补了财政投入的不足。梁子湖区太和镇牛石村柯世燕湾有村民600多人,每人自愿捐款300元至500元,仅仅两天便集资近30万元,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浙江省嘉兴市通过建立行政推动、多元投入、城乡互动、文化共享和长效管理等五大机制,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可喜成果。2005年至今,嘉兴市连续三年推出以百场广场电影放映、百场广场文艺演出、千支农民文体队伍、千场戏曲歌舞演出和万场电影、万册图书下农村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双千双万”基层文化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市(州)人民政府发布通知,要求省、市(州)两级政府督办以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建设等3大内容为核心的“四川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将这3项建设督办工作纳入政府管理,各市(州)人民政府将对省政府分解下达的重点督办事项指标直接负责,并向省政府督办室书面上报进展情况,由督办室定期向省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一些地方在进行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和发挥地域文化特色的优势,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搞得有声有色。陕西省华县全力打造“中国皮影艺术之乡”文化品牌,几年来,对全县从事皮影表演、雕刻艺人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对健在老艺人的精彩唱腔唱段和做功,抢救性地录制了20个折子戏和4大本戏,并制定了《华县培养皮影戏传承人奖励办法》等,形成了以老带新、以师带徒、鼓励社会各方参加传承保护皮影艺术的长效激励机制。

江西省赣州市根据农村基层文化村的自然、历史、人文和地理的实际,塑造特色文化村,来提升农村文化品位,至今已逐步发展形成了戏剧、采茶、舞蹈、二胡、唢呐、灯彩、花卉、刺绣、剪纸、渔鼓、弹唱、山歌、傩舞、绝技等60多种具有鲜明特色的80多个农村特色文化村,初步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文化格局,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