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视灾区青少年心理疏导

2008-0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灾后心理变化成人和孩子有共性

记者:大灾过后,灾区的儿童和青少年都有些心理阴影,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

会主任,请谈谈如何科学地对青少年进行灾后心理疏导。

林崇德:从美国911事件和我国台湾省1999年大地震留下的资料看,灾后受灾人群的心理变化成人和孩子既有不同的特点,也有共性。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灾后最初几天。家园被毁,痛失亲人,五雷轰顶,一切突如其来,急需心理救护。心理学称为“紧急应变期”;第二阶段:一般指灾后前三个月。局势逐渐稳定,但人的情绪难以稳定,经常沉浸在灾难的悲痛、恐惧、焦虑之中不能自拔。难以回到正常生活中来。需要进行危机处理、安全维护、信息传达和心理卫生宣传。心理学称为“冲击初期”。第三阶段:一般从灾后第四个月开始。痛定思痛,情绪仍难稳定,尤其是失去亲人的人群。但经过各方面的安抚和自身的调适,逐步进入长期适应的初始时期。心理学称为:“心理重建阶段”。

心理疏导做得好,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否则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据统计,国际上一场重大灾害,受灾的人群中70%会因心理疏导成功而恢复正常状态;近30%的人会因灾害产生的心理疾患影响终生。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受害者中,因心理创伤导致焦虑症、恐惧症、神经症的患者,要比非地震区正常人高出2-3倍。

心理疏导要科学

记者:在大地震中,不仅灾区很多孩子成为孤儿,而且在异地读书的部分学生也失去了亲人。对于这些比成年人相对脆弱的孩子,如果心理疏导跟不上,恐怕对今后的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林崇德:所以在对受灾人群的心理疏导工作中,儿童与青少年是重中之重!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不要回避,应让孩子宣泄。一定要让他们哭出来,说出来。现在不会哭,以后可能也就不会笑了。有些教育工作者怕孩子再受刺激,不让孩子回忆,过早地要孩子节哀,这是不对的。悲痛是正常的。宣泄的作用可以使感情不被压抑,不让悲伤和恐惧滞留在心里,造成精神的深层伤害。

其次,帮孩子树立安全感至关重要。幼儿一定要有人带;中小学生要置身于人群中。从电视中几次看到,有的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操场的角落里望天空,或在屋里独自发呆,这不行!这样的孩子一定要和其他人在一起。老师、社区干部、志愿者等救护人员,一定不要让这样的孩子落单!西北师大彭德华教授介绍的方法是:“无言的陪伴;无条件的倾听;无条件地接纳哭诉;多用行动表示关怀和理解”都是简单而有效的。我在电视中看到一位解放军摘下手套去和一位刚获救的学生握手,这一肢体接触的动作或拥抱,对于受到创伤的孩子会产生非常有效的心理安抚和安全感。此外,还可以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安全的资源。

第三,要提高这些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地震是人类目前还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幸存者要勇于面对现实,珍惜生命,不辜负国家和全社会的关爱和救助。还可以用一些古今中外坚强面对人生磨难的典范,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育,要特别注意对象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第四,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疏导或治疗方式。对心理创伤不太严重的学生,在学校或救助站里接受生命意义和地震知识的教育,使他们逐步适应现实生活就可以了;对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有专业心理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救助;而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就要请治疗精神症、神经症方面的医生一起来进行心理干预。

至于将被领养的孩子,会因孩子的个性和新环境的不同而遇到不同的问题。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领养家长在做好长期投入感情思想准备的前提下,应该接受灾后儿童心理知识的培训。

心理专家的三项任务

记者:5月16日,教育部召开会议,就灾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疏导工作作出部署,您也是受邀到会的专家之一。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林崇德:会上,教育部向我们布置了三项任务:一是立即着手编写一本灾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册子,为学生、教师、社会包括家长和领养孤儿家长等相关人员提供指导;二是6月份将派出一批心理专家在北京或到灾区,对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培训;三是立即着手中小学心理教育资源建设,例如心理疏导内容的光盘等。这里我还想重点谈谈对网络系统建设的想法,因为教育部陈小雅副部长还提出建立热线电话和网络系统的要求。

我认为:这个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网络。职责为:全盘制定心理疏导的工作策略;培训负责心理教育的教师;接待有需求的来访者。第二部分,教育网络。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第三部分,服务网络。负责建立心理调适网站、心理调适论坛、组织灾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联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