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卜智勇:传罢圣火赴灾区

2008-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罗京生 我有话说

在今天上海的奥运火炬传递中,有这样一名火炬手,他上午参加火炬传递,下午就率领一支专家小分队,飞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他就是卜智勇。

卜智勇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上海瀚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无线技术研发工作。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卜智勇临危受命,率领一支

由20名专家组成的小分队奔赴重灾区四川北川进行通讯抢险。从5月17日到20日的4天中,这支专家小分队冒着如雨的飞石,足迹踏遍北川、江油、平武,建立起“战地宽带应急平台”。现在,“战地宽带应急平台”已经覆盖了整个北川县,成为从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直到武警、消防、公安、卫生防疫、地震监测、媒体和志愿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手,也是灾区人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之一。

卜智勇是5月16日飞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抗震救援工作的。他于23日凌晨1时30分抵达上海,在机场即向科技部和中科院领导简要汇报工作情况,3时30分休息,6时起床,7时离家,8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9时在单位先后向科技部、中科院领导和上海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工作,下午2时45分到火炬传递现场参加相关活动,4时回单位进行下一步赴四川绵阳搭建“应急平台”工作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专家小分队的装备、车辆、器材配置,以及如何应对绵阳灾区大面积的泥石流和洪水的潜在威胁等。研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30分。

今天上午,卜智勇参加了圣火传递,他跑的是第72棒。他跑得有些快,这些天来,他一直不停地说:“速度就是生命。”也许,他在想绵阳,想那里的泥石流,想仍在那里与天灾相抗争的灾区人民、武警战士、科研人员、医生护士、志愿者,想他下一步的工作……

下午6时30分,在参加火炬传递8个小时之后,卜智勇又率领11名专家登上飞机,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另一个地震重灾区――四川绵阳。(本报上海5月24日电)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详细】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文化旗帜”(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专题视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