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飞行员:倾情打通空中生命通道

2008-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直升机上的意外采访

从直升机上俯瞰灾区,曾经的秀美山河变得伤痕累累,每座山都被地震撕下了一块块绿色的“皮肤”,露出了黄色的“筋骨”,有的山体还从山顶劈开,一分为二。这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力。

地震造成山体大面积滑坡,路基摧毁,阻隔了交通,

再加上余震不断,修路变得困难重重。而救援时间紧迫,空中运输线就成为一条重要的生命线,甚至还是一些重灾村寨的唯一通道。从空中运送进紧急的救灾设施和救援人员;又从空中运送出伤员和灾区的老弱病残者。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飞行员们凭借着高超技术成为打通空中生命通道的主力军。

团长余志荣和大队长邱光华都是羌族人,是我国培养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他们的家乡分别是重灾区阿坝州的汶川县和茂县。他们一次次飞临自己家乡的上空,可是每次都来不及停下去看自己的亲人和房屋。

副团长李翔说,地震发生以来的12天,飞行员们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们在为打通空中救援通道尽着自己的一份努力:要么就在空中飞行执行任务;要么就在飞行员宿舍休息,为执行任务做准备。

飞行员们也记不清自己起降了多少次,记不清自己接待了多少领导、专家和伤员,更记不清自己运送和空投了多少救援物资。但他们清楚地记得那几次关键而“危险”的航程。

“牛奶天”中考技艺

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李翔所在的部队就承担了空中了解灾情的任务。下午5点,李翔驾驶的直升机缓缓升空,由于天气条件不好,没能飞往震中汶川,只能盘旋于都江堰的上空,了解最早的宏观灾情。

恶劣的天气条件是阻碍空中快速救援的最大障碍。13日、14日都江堰上空依然是厚厚的云层,但陆路交通完全中断,水路交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详尽地了解灾情,只得依靠空中交通。5月14日上午抓住一个起飞的好机会,李翔他们起航了,可好天“一闪而过”,回程时天气变成了飞行的“大忌天”――“牛奶天”,空中白茫茫的一片雾气。在这种复杂气象条件下,由于看不见地面的参照物,最易产生错觉。再加上地震滑坡造成的混黄粉尘直冲两三千米的高空,云尘交织,飞机穿行在3600米的高空,极有可能因错觉撞入两边四五千米的高山,机毁人亡。

李翔和他的机组通力合作,四个人帮他观察着周围的山体,他操作飞机盘旋起飞,一路有惊无险,躲过高山、穿过云层,到达成都机场时,李翔的双手已汗湿了操纵杆。

每天都在如此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中起降飞机,飞行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宝贵的飞行经验和飞行技巧,飞行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一架降落在灾区汶川的飞机

5月14日上午10点,李翔执行飞往汶川县城运送电台、小型发电机、汽油等紧急通讯设备和通信人员的命令。经过45分钟的飞行顺利飞抵汶川上空,可汶川人腾出的阿坝师专的大操场,由于周围有高压电线,不适合降落。李翔他们足足在县城的上空盘旋了三圈,花了20多分钟时间才在离城3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个“手掌”大的小山包准备降落。地方太小,飞机降落时只得悬着一个轮胎,用另一个轮胎侧身降落,难度非常大。

李翔说,当飞机盘旋在汶川上空时,当地的藏族和羌族同胞像看见“生命之舟”一样欢呼雀跃。飞机到达后,当地少数民族村民自发地赶到飞机旁,把通信器材背回了县城。

力量的源泉

该陆航团的飞行员们说,这几天他们忙得顾不上看电视,但他们可从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中收获着感动和力量。

第一次去汶川映秀灾区接伤员,空中俯瞰映秀一带所有的农村房屋都倒塌成了一片废墟,看着受灾群众们抬出的伤员,密密麻麻地停在大桥上等着飞机运出,飞行员们既心痛又着急,恨不得一次就把所有伤员全部转出。

飞行员们平日被严格规定飞行不得超过6小时,可这次抗震救灾中,飞行员们连续12天都是飞行8-12小时以上,为灾区运送急需的救援物资,把急重的伤病员疏散出来。参谋长周绍忠总结说:“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支撑着飞行员们的超负荷工作。”

周绍忠说,能征服这高山和气候,安全飞行,顺利完成任务,和平日严格的高原训练有关,真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虽然救援已过去了12天,空中救援通道依然是通往一些受灾村寨的唯一通道,有更多的救援物资将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运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保障灾区生活,支持灾区重建。(本报成都凤凰山机场5月2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