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干治军:生死路上的好向导

2008-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周龙 我有话说

一段3公里的路程,却因为地震造成的泥石流,要花16个小时才能通过。没有食物和水,翻越大山的路途中,他们只能靠树叶上的雨水解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彭州市龙门山镇的深山中,有一行18人,相扶相携、忍饥挨饿,经过31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走回家门,成功自救――他们的领路人就是干治军。

今年38岁的干治军是龙

门山镇回龙沟桂花树电站负责人,中共党员。地震来临时,他正和同事检修电站,突然感到地在摇晃,外面传来隆隆的响声。“有地震!”意识到危险,干治军迅速组织11名工作人员开始撤离。等他们冲出电站,来到外面一片安全的空地上时,却发现回村的路已完全被巨石堵死。

干治军心里着急,却仍镇定地分派工作:找人!几名工作人员四处呼喊幸存者,发现在附近工作的四名旅游公司员工;找路!两名身手敏捷的年轻人去打探别的出路。很快,路找到了,不过得翻过身后的大山才能绕回到村子里。

撤!在路上,听到山中有人呼救,干治军派人上前去营救,又救出两名游客,其中一女子已严重受伤。就这样,带着三名伤员,他们开始了漫长而危险的求生之路。

没走多远,他们又遇到了泥石流,派出去探路的人带来了坏消息:山体滑坡严重,土质松软,还不时有山石滚落,“不能通行”!而此时,他们正呆在只有几平方公里空地的山下,如不及时撤离,余震震塌的山体随时可能把这里吞没。干治军立即决定,连夜翻过滑坡地带,撤离这片危险区域。

经过再次打探道路,18人带着绳子又出发了。在陡峭的山间,他们背着伤员,攀着绳索,慢慢向前行进。这时,有人提建议:“先把重伤员放下,回来再救,否则大家都跑不脱。”建议立即遭到干治军的坚决反对:“能背5米背5米、能背10米背10米,要走一起走,谁也不能落下!”

余震仍然不断,山上的飞石不时落下,雨也越下越大了,队伍连拖带爬摸索着前进。有伤员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你们把我放这儿,让我死了算了。”“一定要坚持住!安全的地方马上就到,马上就到。我们不放弃,你也不能放弃!”干治军鼓励着大家。

13日晚上9点,宝山村书记贾正方和村民们仍在焦急等待,疲惫不堪的干志军带领大家出现在了宝山村村口,人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鏖战31个小时,干志军带领村民和受伤人员成功脱险。“他们都看着我,他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我就有责任把他们带出来。”干志军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