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危难时刻显身手

2008-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吕贤如 张莹 冯永锋 贾宇 我有话说

2000盏“太阳能LED草坪灯”,1000盏“太阳能LED野营灯”,20套“灾区跟踪式太阳能卫星电视”,10栋木结构多功能办公抗震房――5月25日,成都市科技局告诉我们,他们的这些成果用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

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一批批科技专家奔赴灾区前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抢险救灾夜以继日地工作,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特殊作用。

在首都,在全国各地,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心系灾区,把科技才能转化为抗震救灾的能量,充分彰显出科技在救援中的独特优势。

精确遥感灾区“脉象”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灾区通讯中断,地面交通瘫痪,许多重灾区的灾情信息无法获知。这时,遥感,成了灾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地震第二天凌晨,科技部所属国家遥感中心获取首张震后都江堰卫星雷达图像,下午,又获取了汶川地区可突破云层的雷达卫星数据。

“我们根据雷达图像,把都江堰市划分为122个街区,通过分析解译,可以对都江堰市的建筑物、通信设备、大型工程等受灾情况进行基本评估。”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魏成阶介绍说。

从这里,每天都有灾区建筑受损分布图和当日灾区地震灾害遥感监测报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为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依据。“由于近来灾区天气变化频繁,光学传感器难以获取灾区数据,我们只有通过卫星雷达获取灾区的信息。虽然雷达不受云层和阴雨天气影响,但是解译雷达影像信息非常困难,耗时较长,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中科院遥感所原所长田国良虽已退休,但也和许多老专家一道加入到这支精干的专家队伍中。

地震当日下午,三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遥感专家队伍迅速投入“战斗”:一是由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周成虎教授牵头,重点分析处理雷达数据;二是由国家遥感中心战略专家组组长童庆禧院士牵头,重点处理“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信息;三是科技部会同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由刘先林院士作为技术指导的航空遥感专家组,奔赴四川灾区,进行航空遥感飞机实时拍摄,并及时分析处理遥感影像信息。三个专家组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地工作,提出灾情报告,为各级抗震救灾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机房里,忙碌的专家已经忘记多久没吃饭,多久没睡觉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工作,对于远在四川的数以万计的等待救援的人来说,分分秒秒就是生命!

充当灾区急救“导航”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道路中断,通信中断。震中重灾区失去了和外界的一切通讯联系。紧急情况下,曾在我国多种救援场合大显身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地震发生当日下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紧急调拨1000台北斗用户终端机捐赠给抗震救灾一线的救援部队。5月12日22点左右,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灾区,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机连夜陆续发回实时灾情数据,通过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为地震重灾区发出了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13日,一支携带“北斗一号”终端机的部队,从中午12点开始,沿着四川马尔康、黑水、理县到汶川的317国道,以每小时6公里左右的速度一路徒步急进。6小时后,这批担负着急救任务的部队,进入离县城40公里左右的汶川境内。路途中,他们把侦测到的灾情准确发给救灾指挥部,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再次架起了救灾现场和后方指挥部之间的急救连线,成为救援指挥部和前方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最有效利用。

细观灾区变幻“风云”

地震发生后,中国气象局立即启动了气象应急响应,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开始24小时值班响应,通过我国的风云一号D卫星、风云二号C卫星和D卫星以及国外卫星资料,密切观察和分析灾区气象情况,及时为灾区提供气象服务。

气象专家们根据风云二号两颗卫星的云图,先后对灾区5月12日和13日的天气情况作出了白天有短暂晴空、晚上有降雨的分析,为前方救援部队的行动提供了依据。目前,气象专家们每天各个时段都在利用风云二号卫星的资料做出灾区原分辨率云图。为了严密观测灾区天气变化,为前方救援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5月15日,该中心提前启动了风云二号两颗卫星加密观测预案,两颗卫星15分钟交替观测灾区天气情况。

风云一号D卫星是一颗极轨卫星,每天清晨过境,目前已经超期服役,但其上佳的表现令气象专家们赞叹不已。震后大雨滂沱,这颗卫星观测到了灾区西部高海拔山区的新增积雪。5月15日,又观测到了四川茂县等地山区清晨有大雾覆盖。专家们说,通过这颗卫星观测和地表数据综合分析,得到灾区详细气象条件的变化,为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业救治逼退“死神”

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卫生部向地震灾区组织派出医疗卫生人员6000多人,军队、武警和其他部门派出医疗卫生队伍4000人。这些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在条件简陋的救治现场,凭借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遵循科学规范的救治流程,使众多危重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一位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患者,存在大面积的胸壁软化,反常呼吸,上午9时血氧饱和度突然由90%降到50%,且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双肺布满湿性罗音。”天津医疗队成员、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科医生尚晓滨在5月15日的工作日记中写道。他和胸科主任尤健、同事张真发一起,组成了该医院支援灾区医疗小组。经他们判断,这名患者出现了急性肺水肿,呼吸功能不全,急需吸氧及气管镜吸痰。

尚晓滨和张真发一起,迅速将广元市中心医院仅有的一台体积庞大的老式气管镜从门诊推上9楼,顺利吸出了患者的黏稠痰液,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升至90%。

考虑到患者肺水肿的严重性,尤健建议立刻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以利于气道的通畅和呼吸功能的恢复。手术后,该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到当天中午,患者神志逐渐恢复,病情基本稳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所在的绵阳市解放军520部队医院第三病区,负责危重伤员的系统治疗。医疗队的高杰、梁斌、钟朝晖三名医生将救治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第一名医生对伤口进行完整细致的检查评估,包括有无头部挫裂伤、有无面部皮肤擦伤等;第二名医生根据前期病历记录和X光片,对患者进行伤口处理,包括对骨折处进行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等;第三名医生开医嘱,进行内科系统的治疗和监测。

“有效的急救流程和明确的团队分工是急救处置成功的保证。目前经过我们诊治的伤员无一例死亡。”队长高杰说。

来自卫生部的信息显示,截至25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的82907名患者中,有51826人已经康复出院。

指点环境隐患“迷津”

地震发生后,消除重灾区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被提上重要日程。四川省环保局环境监察总队紧急抽调宜宾、自贡、泸州、内江等10个市环境监察支队的业务骨干,组成10个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组,转移危险化学品,安装防护墙,封堵氨泄漏,储存六价铬;协助地震重灾区环保部门,对当地国控、省控企业、饮用水源、病危水库、堰塞湖下游企业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目前已排查企业10587家,及时处置环境安全隐患25起。

5月14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通报了地震灾区最新环境监测情况,平息了成都饮用水源出现危机的谣言。5月19日,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重庆市环境监测部门对48个市(州)、县71个饮用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除四川资阳市临江寺断面的石油类超标外,其他监测点位的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各断面与地震前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各城市空气质量与震前无显著变化。环境保护部的及时、权威的信息通报,坚定了公众的信心,维护了社会稳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