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付地震次生灾害我们责无旁贷

2008-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宋晓梦 我有话说
在地震次生灾害的威胁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国土资源部迅速成立了一支由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地质科学抗灾队伍开赴灾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专家学者们在出发前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对付次生灾害已有完备的学科群

构造地质学教授万天丰告诉记者:“对付地震次生灾害是我们

的强项。地质大学在这方面有相当完备的学科群:地质构造、遥感、复垦、测量、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地质灾害、水资源与环境等等学科都与地震次生灾害密切相关。比如,我们有专家专门搞地质构造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地质板块的运动、断层的分布等等。当地表的地形和断层垂直相交或以较大角度相交时,不大容易产生滑坡;而当断层和坡度较一致的时候,滑坡就会非常严重。从目前四川地震实际情况看,断层主要向西倾斜,我认为,岷江东岸产生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要比西岸大得多。”

当记者问及专家组将怎样对次生灾害进行评估和防治时,万天丰解释说,先用遥感,就可以知道哪些地区发生了滑坡,哪些地区发生滑坡的危险性较大。对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要用仪器进行检测。

我的研究方向就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文宝萍主攻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震次生灾害研究。作为前往灾区的专家组中仅有的两位女性之一,她向记者介绍了专家组赴灾区的主要任务。文宝萍说,专家们首先将协助有关部门对当地次生灾害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判断和评估这些隐患点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其次将对目前灾区大量临时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她告诉记者,眼下,6月到9月的雨季就要来临,一些松散土石一遇雨水马上就会变成泥石流,从山上冲下来,冲出沟口,危及受灾群众安置点。专家们将赶赴现场实地勘验,然后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三是要考察滑坡坝。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滑坡体被称为滑坡坝。这种坝体通常结构松散,如果堰塞湖水压力太大,滑坡坝会突然溃决,形成洪灾。专家将通过对滑坡坝的考察,对不稳定的滑坡坝,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对策建议。

文宝萍说,虽然首批赶赴灾区的专家大都已50岁上下,但对于干粮、饮水等给养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大家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目前当地最大的困难还是交通。毕竟排查隐患,需要山上山下的跑,工作量会相当大。她最担心的就是,虽然爬山、走路是地质工作者的基本功,大家也足可以胜任,但就怕山里有的地方会堵得完全进不去,难以接近工作点。

望着一身书卷气的文教授,记者不忍再问。因为很容易想象:在那种随时会发生滑坡、崩塌的山上搞排查将会有多危险。文宝萍却平静地告诉记者:“我们是搞这个专业的,对付次生灾害,我们责无旁贷!”

从地质工程学的角度提出灾后选址的依据

赴灾区专家组成员孙进忠教授是地质工程专家。他说,搞地质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摸清地质灾害的分布,以及这次震源对各个灾害点造成影响的规律。这对未来重建城市、村镇、道路的选址至关重要。孙进忠说,如果水库库区由于没有重视从地质工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让新建点建在潜在的滑坡崩塌体上,那么将不仅带来资金的浪费,更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威胁,因此,地址工程学对于震后选址有重要意义。

“我更关注潜在的危险性,并以我的知识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依据。”在解释自己到灾区后的具体工作时,孙进忠说,首先要拿到当地的地形图、地质图,航片、卫星片的解译图,确定现场考察的路线。然后要现场调查岩性、岩层的产状(即空间状态),以及岩石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在获取目击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哪些地方需要打钻,取得岩石强度的资料;哪些地方用物探仪器进行测试,获得地球物理参数,进一步了解地质体的变化。

“现在在灾区工作的时间还不好说,一要取决于工作范围;二要看工作难度。交通便利则可以很快到达各个工作点,否则就要花很多时间。”对于孙进忠来说,他现在更关心的,已经不是在灾区会遇到哪些困难,而是要为灾区工作多长时间了。

后记

就在记者发稿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又从前方传来消息:5月26日,包括文宝萍、孙进忠教授在内的地质学家已到达四川省巴中市,当地余震不断,震感很强,但教授们立即投入了工作。

听到这些消息,地大的同学们希望通过光明日报,向前方老师的敬业精神表达深深的敬意,盼望老师平安归来!(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