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百年积蕴创世纪新篇

2008-05-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孙芸 我有话说

经岁月沧桑学府起黔中

106年,这是贵州大学的年龄,是成长在云贵高原一棵育人大树的年轮。106年,贵州大学与时代前进的脉搏一同跳动,在不断超越中成长。学校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闪耀在黔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初名贵州大学堂,历经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贵州大学。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1997年,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等四所院校进行第一次合并。2004年8月,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第二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新贵州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大学的建设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1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贵州大学题写校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寄予殷切期望。教育部领导和省领导等多次亲临学校检查和指导工作。党和政府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棵育人大树,令它生机勃发、茁壮成长。

回顾历史,百年岁月里,这片土地汇集了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坚毅笃实、明德至善,砺能致远、博学笃行的优良传统。百年办学历程,万千贵大人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让这所学校得以百年传承,薪火相继。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时期,贵州大学始终以振兴中华、科教兴国、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兴学育人为根本,忠贞不渝地坚守着一所高校所担负的神圣使命。百余年荜路蓝缕,一世纪弦歌不辍。贵州大学扎根高原,栉风沐雨,先后为国家培育出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中科院院士肖序常、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祖武,全国劳模、蔬菜专家李桂莲,贵州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油菜专家侯国佐,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陈朝文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有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社会学家、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等数十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有原首都钢铁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罗冰生,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等许多知名企业家;也有像全国优秀法官蒋庆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宁静、聂远这样的优秀文艺人才……他们像一粒粒种子扎根于神州大地,在祖国繁荣、民族富强的光辉事业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赢得了“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美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贵大人更加奋发努力。

展新貌新颜大地贮潜龙

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沐浴着新世纪高教体制改革的强劲春风,2004年8月17日,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新的贵州大学在祝福与期望中诞生,4万余名师生员工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向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合并之初,学校便开展了“实现贵州大学跨越式发展大讨论”、“走进十一五,建设新贵大”大讨论、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提出了以“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贵州欠发达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和贵大特点的新路子。合并一年,贵州大学就牢牢把握住了两个发展机遇:2004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正式签署共建贵州大学协议,这标志着贵州大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阶段;2005年9月,贵州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行列。伴随“211工程”大学建设的逐步推进,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实现了一个个历史性突破,经过近4年的不懈努力,贵州大学实现了由实质融合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校以才强,业以才兴。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撑。贵州大学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人才贵大”。学校既注意吸纳高水平专家和紧缺学科人才,更重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大幅度增加师资培养经费,加大培养力度。在职教师共有1836人次到国内外进修、高访、参加学术会议、在职攻读学位、参加各种培训。同时,学校拓宽视野,广纳贤才,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各类人才,并不断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分配与聘任制度,做到凭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以事业树人。在贵大,无论是专家教授,还是一般的职工,大家都有一种归宿感。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就是热爱贵大、勤奋耕耘、默默奉献的典型代表。面对其它高校的盛情邀请,马克俭总是婉言谢绝,“我对贵州,对贵大有舍不下的感情。”三年多以来,学校共投入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引进了高职称、高学位人才623人,尤其重视团队引进工作,组建了电子材料、建筑交通、桥梁工程、人类文化学、法学、农学、药学等方面的研究团队。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流的学科。贵州大学把学科建设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整合资源,搭建人才平台,构筑创新团队,突出特色、凝练方向、集成优势、聚合亮点,形成群体向上的学科生态,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学科优势。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由4个增加到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零的突破,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硕士学位授权点由80个增加到133个;本科专业由101个增至11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之间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坚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优势学科为重点,瞄准学科前沿,成功凝练一批重点学科,基本涵盖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成的“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束了贵州没有国家工程中心的历史;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农药学”成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由18个增至24个,成功建立了“教育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依托重点学科,加强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布局结构合理、文理渗透、理工农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风物有德,足可移人之性情。学校注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寓教育于校园美的环境之中,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仅近3年就投入了3.5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日新月异。其中,斥资逾亿、设施先进的多功能体育中心于2006年投入使用,为同学们提供了设施齐备的运动场所;中国文化书院、自然博物馆、校史陈列馆的相继建立则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走进贵大校园,湖水碧绿澄清,楼宇宽敞明亮,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校园内以孔子铜像、神农氏塑像、鲁迅塑像等为代表的校园雕塑石刻景观,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建了一道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优美和谐的校园,良好的育人氛围已成为贵州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进程中,极具生机与活力的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积极营造各种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除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活动节、体育节、社团活动节等大型系列活动外,更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省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竞赛或活动,让学生渴望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仅2004年以来,参加的学生多达1万余人次,获得全国性和省级奖励200余项,学校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水姑娘》获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金奖,实现了贵州在全国舞蹈大赛中金奖零的突破;《蝉之声》侗族大歌组合获CCTV第十二届青歌赛银奖和“最受观众喜爱歌手奖”;还有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2007年CCTV《挑战主持人》西南赛区优秀院校奖、“2007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十六强……在各类竞赛中,贵大学子尽显锋锐,捷报频传。学校一贯坚持“知行并重、实践育人”,“研究生支教团”、暑期“三下乡”等实践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2005年学校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了“百团万人服务贵州”主题实践活动,127个服务团、万余名师生深入全省30多个县、60余个乡镇,开展文化传播、形势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法律援助等活动,被中央先教办和中宣部誉为“全国高校先进性教育的一个典范”,学校也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活动,既给学生搭建了交流思想、丰富知识、展示才艺、科技创新、实践成才的平台,也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大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造自己的人格和魅力。由于多项素质提升工作的扎实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得到了提高,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大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贵州大学的发展是和贵州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贵州大学将学校的发展放在国家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思考,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与服务贵州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立足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全面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物质基础。在贵州人民奔向小康的道路上,到处都留下了贵大人的足迹。学校与全省7个市(州、地)、7个县的政府部门和20多个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近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500多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207项,由贵州大学主持的“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成为贵州省“973”项目立项零的突破。学校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应用推广,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达40多亿元,为贵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马克俭教授的预应力钢网格结构等技术在10多个省区大面积应用,在国内建筑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科研团队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100%,促进了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其中,广枯灵系列新农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并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果树研究所主持的“贵州优质柑橘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新增优质柑橘产量1亿多公斤,总计新增产值3亿多元,惠及近万户果农;系列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的开发,新增工业产值近3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贵大重点研究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结合省情,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2008年1月,贵州省遭受严重的冰雪凝冻灾害,省内广大农村地区受灾严重,雪凝导致民房倒塌,大量牲畜死亡,农作物、经济林木、果树等也受损严重。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这一情况,中共贵州省委党委、校党委书记龙超云同志作出指示:贵大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在抗灾救灾中负起责任。学校及时拨出专项资金,安排布置科技救灾工作,农学院、林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涉农学院专家博士数百人主动到地方、到基层去,省内受灾地区到处都有贵大干部教师救灾的身影,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和农民都说,“你们是我们受灾以来最早到灾区进行科技指导的大学老师,我们衷心感谢你们!……贵州大学是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不愧为211重点大学。”

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是贵州大学快速发展的“秘笈”。近年来,学校在校际交流、联合培养学生、引智与派出、国际会议与科研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担任“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主席单位,与加入该组织的100余所高等院校互通往来;与一大批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等2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英国、法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的6所高校联合办学。2004年,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联合培养的首届MPM(项目管理硕士)43名毕业生获管理硕士学位和中国教育部学位认证书,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该项目是西南地区第一个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国务院学位办的评估中获得好评,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今年3月,学校获批为贵州省第一所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将面向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招收学生。学校还通过多种途径选派骨干教师“走出去”。仅近三年就派出了300余人到国外学习、进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并聘请来自美、法、瑞士等国长期外籍教师,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与讲学,给学生提供了课余的文化营养大餐。学校先后承办“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贵州省的发展国际研讨会”、“当前应用与工业数学热点”国际研讨会、“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大会贵州分会”、“当代刑法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研讨会,营造了浓厚的国际学术氛围,拓宽了国际交流渠道。今年7月,学校又将参与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贵州大学的国际交流空间正不断扩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的贵州大学,正从贵州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际。

眺前路风景旭日方东

沐浴着时代的风雨,贵州大学贴紧黔中沃土,奋发自强,求实力行,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近几年来,贵大人以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让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的发展态势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等100余家媒体纷纷聚焦,贵大在校外媒体几乎“天天有报道,周周有新闻,月月有亮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贵州大学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教师尽心、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媒体关注的黔中最高学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纵观今天的贵州大学,生机勃勃,催人奋进。展望未来,贵大人也有了自己清晰明确的目标:把贵州大学建设成为贵州省乃至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改革开放的新亮点,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点。全体贵大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百年传统,奋勇前进,再谱新章!

1995年,44国驻华大使访问贵州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