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业部:抗震救灾与农业生产“两手抓”

2008-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慧 我有话说

当前,农业抗震救灾仍处于关键阶段,目前又正值“三夏”农业生产关键时节,灾区防疫、防止人畜共患病和“三夏”生产任务都十分艰巨,农业部及全国农业系统正在一面做好灾区防疫病工作,全力以赴帮助灾区恢复农业生产,一面组织好全国三夏农业生产,力争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力争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介绍,这次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一是当期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死亡畜禽1563万头(只),损失成鱼24万多吨、苗种5700吨,受灾农作物98万亩,不少在田夏收作物没有收回来,约有100万到150万亩水稻因缺水将被迫改种旱地作物。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倒塌温室大棚5万多个,毁坏圈舍1597万平方米、鱼池29万亩,损毁农业机械9万多台、农村户用沼气池60多万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设施和房屋大面积损毁倒塌,农业生产能力遭到严重破坏。三是灾害后续影响不可低估。灾区缺资金、缺劳力的问题十分突出,恢复农业生产面临很大困难。如果死亡畜禽不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目前,各项防疫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全面展开,至今还没有发现动物疫情。“我在灾区看到,动物防疫队伍正在灾区各地开展消毒防疫,每天来回消毒两次,有的地区死亡畜禽已全部埯埋了,有的地区正在紧张进行中。对于一些交通不畅的重灾区,农业部门已同抗震救灾部队建立联动机制,组织部队防疫人员,进入这些地区,统一开展消毒防疫,确保不留死角。”陈晓华说。

为保证灾区市场供应,农业部加强了农产品市场监测和产销衔接,紧急启动灾区农产品市场监测等五项制度,及时掌握全国特别是灾区农产品市场及价格情况,紧急协调各地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抓紧组织紧缺农产品生产调运,确保灾区农产品供应。今后,农业干部将继续加强服务,组织货源,协调组织非灾区农业部门、企业、生产基地向灾区调运紧缺农产品,组织力量帮助农民采收、出售农产品,千方百计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农时不等人,灾区农业生产的抢收抢种任务非常艰巨。”陈晓华说。针对这种情况,农业部门已经并将继续组织帮扶队、小分队,发挥农机作用,把已经成熟的小麦和油菜收获到手;指导灾区农民根据水源条件,合理选择品种,科学安排生产;强化物资保障,及早调剂调运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把水稻和玉米等秋收作物适时种下去,做到应改尽改、应种尽种,确保不空田、不荒田。

与此同时,当前也正值全国夏季农业生产关键时节,夏粮收割从5月上旬开始已经由南到北全面展开,目前南方小麦已收割90%以上,全国油菜收割86.4%,完成春播农作物面积85%以上。据陈晓华介绍,目前各级农业部门正在积极开展“三夏”农业生产各方面工作,力争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力争大灾之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一是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国确定了500个万亩连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100个油料生产示范县,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三是狠抓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统筹做好夏种夏管,稳定扩大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四是精心组织小麦跨区机收,全国已调集40万台套农机,5月26日农业部已在河南南阳举行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全国大规模夏收将全面展开;五是加快恢复发展生猪生产,促进奶业、蛋鸡、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控,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稳定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