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针对汶川特点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2008-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董山峰 我有话说
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教授王富葆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结合他在科研和实地考察中对汶川的综合把握,提出防范地震次生灾害要紧密结合汶川一带的特点进行。

王富葆指出,汶川5・12地震是我国地震史上破坏性最为强烈和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震区位于龙门山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区,是我国东西间一条

重要的地形界线。西部岷江流域山高谷深,山地海拔一般在3000米―4500米之间,谷底深通常在1000米―2800米,山坡坡度大多在20度―45度以上;东部为丘陵和平原,海拔500米―1000米。这里还是我国大陆地壳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它的东西两侧在地壳厚度、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质发展历史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由于西部地块向东移动并受到东部地块的阻挡,地壳运动产生的应力便在这里集聚,当应力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地壳破坏应力释放便产生地震,因此本区也是我国地震多发区之一。

结合汶川的地质特点以及历史上发生地震和次生灾害的情况,王富葆指出:这次5・12地震除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外,在四川境内还形成了21个堰塞湖,1500余座大小水库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还使得本来就不很稳的山坡更加不稳定,岩石破碎,裂缝丛生。因此当务之急,除选好安置灾民的场所,建设好配套的生活设施等以外,应及时疏导而不是检测堰塞湖和病险水库,减少库容。虽然眼下这些湖泊和水库不会出现重大险情,但堰塞湖的堤坝是由较松散的土石组成,一旦当湖水位升到一定高度后,会加速堤坝的渗漏,空洞扩大和巨大的水体压力便会使一些堤坝瞬间垮塌,产生地震洪水,造成河流沿岸进一步的人员伤亡,如1933年8月迭溪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和1950年西藏当雄8级地震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形成的堰塞湖,它们在一定时间后垮塌而形成下游洪灾。

王富葆强调,汶川一带一年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中下旬至7月间,西部山区在这期间还往往出现暴雨和特大暴雨,而且有时还会集中在某一地点,加上目前余震不断,因而今后数月和若干年内这里将会频繁出现山崩滚石、山体错落、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这将给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带来严重威胁和困难。在当前的救灾中要随时注意和监测山坡的稳定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务必选择好安置灾民的场地、救灾物资的储藏地、运输车辆和救援人员的休息地等。在今后的恢复重建中,必须考虑交通不畅或堵塞带来的问题和场地安全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