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赴时艰 我们与党和人民心连心

2008-05-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单三娅 李韵 我有话说

2008年5月17日,《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右)抢拍空军某部紧急空运绵竹市清水乡受伤老人。新华社记者高学余摄


2008年5月16日,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采访。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本报记者单三娅(右)、李韵(中)在灾区采访济南军区的战士。本报记者贾宇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与灾区群众一道,进行着一场众志成城、共赴时艰的抗震救灾斗争。在这场战斗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没有缺席。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报道新闻。他们捕捉英雄的闪光时刻,感知人民的安危冷暖,在第一时间把灾区的情况向世人做出及时、准确、客观、透明的报道,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和精神鼓舞作用,为传递爱心、凝聚斗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快速反应灾情就是命令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胡锦涛总书记连夜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等消息,通过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新闻网站迅速播出。5月13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和地方报刊都在一版头条对中央部署抗震救灾、各地各部门组织抗震救灾进行了突出报道。

从5月12日16时40分起跟随温家宝总理紧急飞往四川灾区,至16日13时20分回到北京,这93个小时,对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来说,是一段刻苦铭心的经历。李涛回忆说,温总理多次强调新闻媒体要及时发布信息,这是为人民负责。“尽管电话很难打通,尽管雨打湿了衣服和鞋子,尽管又饿又渴又冷,但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总理和指挥部的消息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让全国人民了解灾情,让灾区人民安心。”

大地震发生时,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正在新疆喀什采访,得知消息,他一路辗转,于13日下午抵达成都,连夜赶往都江堰,14日赶往绵竹汉旺镇,15日乘直升机空降到震中汶川映秀镇;16日徒步南下,坐冲锋舟回到都江堰灾区。4天时间,赵亚辉历尽艰险,没吃上几口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2小时。当他回到成都“前指”时,像个“野人”似的,同志们心痛不已。因劳累过度,他病倒了,在医院输液时,他还带着采访本,边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19日尚未痊愈,赵亚辉又揣着药赶赴北川灾区采访。

地震当天,成都震感强烈,但所有在成都的媒体工作者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惊魂稍定,就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灾情报道。在地震后几分钟内,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几组记者就走上街头开始采访,之后每天都派出40多组记者到第一线采访。在频繁的余震中,从5月13日起,四川卫视、SCTV-2、SCTV-3、SCTV-公共频道并机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抗震协调领导小组在院内搭起帐篷,架通电话、无线网络,24小时工作,指挥集团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四川日报每天派出二三十名记者在成都和重灾区采访,发回大量稿件。

及时报道灾区就是战场

“近些、再近些!”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这句名言,已经成为新闻工作的规律和广大新闻记者的共识。在抗震救灾中,第一线新闻工作者顽强拼搏、不辱使命,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记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们自己感人的事迹。

新华社有几百名记者在灾区采访,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通过水陆空等各种手段,努力进入到每个重灾乡镇,16日11时30分,新华社军分社记者徐壮志空降至茂县,扫除了最后一个“盲点”,从而使新华社成为国内外唯一能够把采访力量覆盖到四川灾区所有县的媒体。

带着报道珠峰火炬传递的一身疲惫,地震发生当天,还在西藏休整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仿佛听到了集结号。职业精神使她觉得回家见一见分别数十天的不满两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紧迫,她搭上地震后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在道路中断的情况下,与摄制人员徒步行走40公里进入重灾区,足迹遍布都江堰、漩口、映秀、卧龙等地。她灵敏地捕捉着每一个现场新闻,使广大观众与灾区人民共同呼吸、共同感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四川记者陈程讲述了地震当天发生的故事。晚上7点,行至紫坪铺电站附近的白沙乡,一大片垮塌下来的山体,把路面掩埋,隐隐约约可见许多车辆被埋在下面,货车大小的大石头把路面砸得坑坑洼洼。这时手机已经没有信号。刚把卫星电话架好,准备做直播之际,余震再次发生,地面强烈震动,大小不一的石头不断从路旁的山上滚下,放在汽车引擎盖上的卫星电话差点被震到地上。他们连忙向山下撤退,最后冒雨在山脚下完成了直播。

大地震发生后,光明日报派出了精兵强将加强四川记者站报道力量。汶川、青川、平武、映秀、茂县、虹口、绵竹、什邡、汉旺……他们克服了电话不通、没有网络、食物匮乏、交通工具短缺等一切困难,走遍了所有重灾区。在危险的山路上,在倒塌的校舍旁,在灾区群众安置点,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足迹和汗水。他们发回的一篇篇精彩报道,使光明日报“汶川大地震特别报道”生动感人。光明日报还特别编辑出版了灾区特刊,专程送到灾区群众手中,为鼓舞灾区士气、平复灾区创伤、恢复灾区建设,提供了实用而具体的帮助。

邻近汶川的彭州市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彭州电视台在地震当天就派出8组记者赶赴极其危险的山区现场采访,13日就通过有线电视播出“特别报道”,成为受灾地区县级电视台中最早恢复播出的电视台。我们在彭州电视台已经搬了四次家的一个铺面房里,见到副台长张华,他告诉我们,在外界对当地情况还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彭州电视台的记者就拍摄了大量震后最早情景的素材,这个只有60多人的县级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媒体提供了1000多分钟的现场报道。

感动感激勇气来自人民

为什么我们心中常怀着激情,因为人民受到了如此的苦难;为什么我们身上有如此勇气,因为这是党和人民的呼唤。

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说得好:“我们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是因为每天都被很多事、很多人感动着、教育着、激励着。”

人民日报记者刘裕国难忘:13日北川下着雨,脱险的群众,正在解放军官兵的帮助下,有条不紊地撤离。“没有路,肩膀就是通道!”一位背着受伤老人的年轻战士说。雨越下越大,很多战士的迷彩服上全是泥水,已经完全看不出颜色,几个战士抬着一名受伤的女孩,一路上不停地鼓励着:“千万不要睡着了!”

在新华社发出的大量现场照片中,有一幅撼人心魄的《托举生命》,它出自新华社摄影记者李晓果之手。凭借曾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以及对印度洋海啸、年初抗冰救灾的采访报道经验,李晓果命令自己必须在24小时内赶到受灾现场。13日凌晨,他辗转来到汉旺镇东汽中学,在一片惨状的废墟中,几百人的救援队伍正在紧张地进行搜救。每救出一人,大家都欢欣鼓舞。李晓果说:“多少双手一齐举起,把伤员从高处的废墟上小心翼翼地传递下来,那景象太感人了,只有在那时,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李晓果拍摄的《托举生命》、《母亲的呼唤》、《女民警为灾区孤儿送乳汁》等现场照片,被报纸、电视、网络广泛传播转载。

光明日报赴灾区采访记者郑晋鸣不会忘记: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失去儿子、姐姐等15位亲人后,却坚强地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他也不会忘记:一位医生,在学校的废墟前给幸存者紧急处理伤口,沉稳镇定,而就在他面前的废墟里,还埋着自己的儿子。他的同事练玉春刻骨铭心地记得北川公安局警察李林国说的那句辛酸话:“我挖出来的一百多人里没有我儿子。”读高一的儿子是他的骄傲,地震发生时,李林国一边指挥群众救人,一边寻找儿子。发现儿子时,孩子还活着,可是等他竭尽全力,在废墟中挖了30个小时后,15岁的儿子已经与自己阴阳两隔。

新华社女记者朱玉清晰记得,当她16日到达北川时,所有道路都毁坏了。有恐高症的她鼓起勇气爬上了一座几层楼高的废墟,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一条进城的路。她用“捏碎了”来形容北川当时的景象,可是县长经大中却口气坚定地说:“县城终归是有的,我们有信心。”朱玉说,一切都像是在印证这句话,北川中学的孩子们虽然已经离去了,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五星红旗,却一直在旗杆上高高飘扬;幸存的北川农民,已经在自己家的抗震棚旁打着油菜籽,旁边放着从倒塌的房屋里抢出来的破旧家什。“不死的北川!”她由衷地赞叹。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镜头,一篇篇振奋人心的报道,源源不断地向公众传递着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华民族面对大灾大难考验的关头,新闻记者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闻报道的作用,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画面、抒发了人民情感、张扬了民族气节,为我们新的时代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说,这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