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压不垮的四川人

2008-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韵 我有话说

在灾区,除了废墟和帐篷,记者看到更多的,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四川人。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崇州市鸡冠山乡依山傍水,灾难没来临前,这里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当地人自豪地说:“我们是成都的后花园。”然而,地震在瞬间就使这座美丽的后花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一条河流穿镇而过,人们依河而居。为了解山区受灾害情况,乡干部带我们进山。沿路到处是农家乐小院和度假村,但都已被山体滑坡毁坏,尤其是临河的一面,只剩下零星的墙体。大大小小的石块突兀地挡在路中间,最小的也如篮球大小。特别是看到一块大得如汽车般的石头在穿墙而过后停在路边,不由得使人心惊肉跳。原本的水泥路面也由于山上冲下来的大量泥土而变得泥泞。

走了约半小时后,没路了。从山上滚落的石头不仅砸毁了靠山一边的路面,而且鸠占鹊巢堆满了河道。于是河水全部涌上了另一边的道路。如今,原本的河床已没了水,而原来的道路成了河道。要想进山必须沿着河床前行一公里。踏着河床里大大小小的石块,深一脚浅一脚,记者踉踉跄跄地走了一小时,道路方才出现在视野中。

沿途不时遇到背着大大小小包袱的村民。迎面一对夫妻模样的人各背着一个大筐匆匆走来,筐里生产工具、被褥、生活用具什么都有,东西堆得比他们头顶还高出许多。妻子手里还拎着一只老母鸡。他们是从几十里路的山上疏散下来的。趁在路边残存的墙垛上休息的时候,丈夫拿出手机将周围的景象拍了下来。问他为什么,他说:“留个纪念。我一定还会回来,建一个比原来还好的家!”

“放心,我们过得挺好”

都江堰灌口镇温泉安置点,设计得如居民小区一般。一座座排列整齐的蓝色帐篷,被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帐篷都有编号。“小区”里设有食堂、公共卫生间、淋浴间、医疗室、广播室、警备室,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间借阅室。

见到杨大叔一家时,他们一家人正在的帐篷前吃午饭。他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景象“诱使”记者拿出了相机。杨大叔见状,热情地招呼:“过来坐嘛,一起吃噻。”

圆桌上,一大盆白米饭、一大盆腊肉腊肠,两盆土豆,还有几听百事可乐。“够丰盛的哟!”记者打趣道。原来饭菜都是安置点根据人口发饭票统一去食堂打来的。杨大嫂夹了一块腊肠递到记者嘴边:“这是自家做的,尝尝嘛。”

这顶大帐篷里住着杨大叔一家三代16口人。他们戏称91岁的奶奶是“家长”,最年轻的小伙看上去20出头,是雅安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战士,正在都江堰做志愿者。他们的家原在附近,地震震裂了房屋,政府很快就把他们安置到了这儿。“我们是第一批入住的。老住户啦!”杨大叔笑着说。

从口音他们判断记者是从北京来的,一家人就不断地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当得知是《光明日报》记者时,杨大叔眼睛一亮:“我知道,你们是党中央的报纸,全国都看得到。”他停了一下,有些犹豫地问:“我能请你帮个忙吗?”他指着桌上的米饭说:“这是东北送来的米,”又环顾一下四周的帐篷,几乎一字一句地说:“请你在报纸上跟中央和全国人民说一下,我们感谢他们。告诉他们,放心吧,我们过得挺好。”语气十分恳切。

在灾区,四川人民的坚强与乐观让人印象深刻。虽然面对的是天崩地裂的灾难,虽然经历的是刻骨铭心的痛楚,但他们没有被压垮。他们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对未来仍旧满怀憧憬。他们说,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地活着!明天会更好!

压不垮的四川人,雄起!(本报成都6月2日电)

都江堰的杨大叔一家正在安置点的帐篷前吃午饭。本报记者李韵摄

6月1日,在四川广元市白朝乡白朝村,受灾群众在田地里耕田、插秧。广元市目前已收获小麦约100.57万亩,栽插水稻48.7万亩,“双抢”工作有序推进。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