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8-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曾小彬 我有话说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要素的部分替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其触角已延伸至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逐渐显示出对教师要素的替代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我国各级教育管理

部门与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替代作用,并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高校师生比的合理值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使教师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匹配更加合理。

实证分析结果还表明,现代信息技术要素对教师要素的替代只是有限替代、部分替代,而不是无限替代、全部替代。因而,只能根据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广度与深度对师生比作适当的提高,而不能作任意的提高。此外,因为不同类型的高校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替代作用的大小有所不同,所以对高校的师生比应该作分类调整,对高校师生比的合理性应该作分类评估,切忌简单化、一刀切。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本由教师承担的部分程式化、确定性的教学工作任务,比如代教师批阅试卷中的客观题,为学生提供某些自主学习的机会等,但是诸如教学设计、教学引导、知识传授、教学点评、主观题批阅等非程式化、非确定性的教学工作任务却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要素的部分替代,只意味着教师职能的调整与变化,而不是教师作用的削弱。如果说在以手工教育技术为主的时期,教师主要从事的是那些程式化、常规性、缺乏创造性的教学工作的话,那么,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时期,教师的精力则大量地投向了非程式化、非常规性、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而这后一类教学活动无疑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能凸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还应该看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要素部分替代的发生,有两大变化接踵而至:一是教育技术队伍日益壮大及其重要程度日渐提高。当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采用手工教育技术的时候,并不存在独立于教师队伍之外的教育技术队伍。当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且尚未普及时,独立的教育技术队伍虽然开始形成,但在许多人看来,教育技术人员只是一个无碍大局的配角。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今天,教育技术队伍的阵容已十分强大,甚至成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是教师与教育技术人员主要不是表现为主辅关系,而是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关系。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人员从后台走向前台,教师与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领域不再泾渭分明,他们常常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实训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任务。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显然既包括直接从事知识传授工作的人员,也包括从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库开发的人员,完成某些教学工作任务的,不再是教师个体,而是由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

现代信息技术对三维空间的替代与扩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教师的替代,而且表现为对高等教育三维空间的替代与扩展。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三维空间的替代,是指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原本在三维空间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转而在电子虚拟空间中进行。所谓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空间的扩展,是指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前在三维空间无法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在可以在电子虚拟空间中进行。无论哪一种效应,均意味着高等教育空间资源的增长。现代信息技术对三维空间的替代或扩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传统图书馆的相对缩小和电子图书馆的相对扩大。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基础之上的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不同。它既有纸质图书,也有电子图书,且电子图书的比重具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因为电子图书存储占据的三维空间极小,加之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终端在任一地点瞬间调阅网上的任一图书馆或数据库的图书信息情报资料,成为网上任一图书馆或数据库的读者,阅览室不再成为图书馆的必备部分。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日渐普及,必然使图书馆的三维空间呈现出相对缩小的趋势,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则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

图书馆空间存在形式的变化还必然带来图书馆功能的变化。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主要是图书信息情报资料的采集、存储、流通、阅览与查询服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现代图书馆提供的,则主要是图书信息情报资料的采集、存储与查询服务。与图书馆功能的变化相适应,对查阅便利性和经济合理性的考虑便必然会替代对空间距离的考虑成为决定图书馆存在形态与布局的主要因素。可以预见,图书馆的存在形态与布局有可能发生以下变化:一是具有一种集约化趋势,即改变图书馆由各个高校、各个地区独立分散设置的格局,转而由国家统筹集中设置,以充分发挥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功能;二是未来的图书馆可能会被图书信息情报资料数据库所取代,该类数据库按学科或专业或行业分类分层设置子库,各子库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人们利用网络终端跨地域跨国界共享任一数据子库的资源。与该种变化相适应,政府的教育资金将会更多地投向公共教学资源库与公共数据库等建设,高等院校的个性化资金需求将更多地通过非财政渠道来解决。

第二,传统的实验室、实习基地与课堂相对缩小,而虚拟的实验室、实习基地与课堂相对扩大。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不仅正在极大地改变图书馆的空间形式,也在极大地改变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空间形式。越来越多的实训、实验、实习活动不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而是在电子虚拟空间中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公司模拟经营、市场模拟运作等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迅速地发展起来。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空间资源的替代或节约,同样发生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学习交流等场合,远程教学、师生网上互动、网上论坛、虚拟理论教学活动也在迅速地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空间资源的替代作用极其深远。它清楚地表明,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始突破有限三维空间的限制,将其拓展至任一地域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开始具备物质技术基础,教育公平目标的达成开始从空想转化为现实。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无疑应该把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实习基地、虚拟课堂、远程教育等事项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加速推进虚拟教育教学相关条件的建设步伐。

现代信息技术对时间资源的节约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体现为对教师与三维空间的替代,也体现为时间资源的节约。在三维物理世界,我们不能随意改变时间的长度,也不能任意变动时间的节奏。而在电子虚拟世界,我们却可以将三维物理世界的1天视作1年,在短短的几天、十几天或几十天内,模拟三维物理世界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活动。

人才培养活动应该是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之前,我们也曾试图通过组织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等方式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却因实习时间的短暂、实习空间的狭小、实习内容过于单一等而无法实现。然而,在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的电子虚拟世界中,我们却可以将多种多样的模拟业务活动在空间中并列,将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周期的模拟业务活动压缩在几天、十几天、几十天中进行,从而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能获得对不同侧面、不同环节、不同时期实践活动的认识与体验。如果说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条件下,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难以成为现实的话,那么,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则使这种结合的难题得到破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由此可得到大大提高。(作者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