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灾难中,他们勇敢成长

2008-06-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练玉春 我有话说
“我们的学生真了不起”、“真没有想到孩子们这么勇敢、这么沉着”、“我们的学生表现得真是很不错”……这是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的老师们经常谈到的话题。

在“5・12”大地震袭来的时候,北川中学的师生在最初的几个小时中,坚决勇敢地自救,从废墟中挖出了大量的幸存者。这个过程中,这些12岁到18岁的中

学生们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决心,在生死关头,他们的考卷是优异的,在灾难中,他们勇敢成长。

“他们个个都是男子汉!”

说起自己班的学生们,唐高平,这位北川中学高三物理老师、高三・七班的班主任激动、骄傲又感慨。

地震时,唐高平正给学生评讲刚刚完成的物理模拟考试,在教学楼出现坍塌的时候,他指挥着学生们往楼下冲,学生们没有伤亡,他紧急安排学生在安全地带后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发现儿子双腿被压在横梁下掏不出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唐高平又返回来查看自己的学生。这时候,他发现,班级里的男同学几乎都不见了!

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危急时刻,或者自发、或者在其他老师指挥下,冲上了教学楼废墟。他们要救出那些相识或者不相识的同学,比他们小一点点的年轻生命。

赵海霞、朱文先,是唐高平眼中“不那么听话的男生”,“平时参加班级活动懒懒散散,没精打采”。但是这一次,没有人鼓动、指令,这两个小子在学校的各个救援现场出现:挖掘幸存者、抬运伤员,一刻不停。“他们跑得特别快,好像哪里都有他们两的影子。”

学校撤离时,没有看见这两人的影子,唐高平很着急担心,过了两天,他们出现在学校集中安置区,回来就蒙头大睡。原来他们又到北川县城里当志愿者参加救援去了!唐高平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第二天,又发现这两个男生又不见了!他们又回了北川去救人。再回到学校,唐高平终于“毛”了:“救人是好事,你们的组织纪律性到哪里去了?!”

不过,私底下,唐高平并不忍心真正对两人发火,相反,还有些压抑不住的欣慰:“他们真是长大了。”

因为高三所有班级没有受到损失,北川中学的300来名高三男生,在老师指挥下,成为最初几个小时的救援主力,一批一批的小伙子冲上了废墟,没有胆怯和恐惧。

“我没有害怕,只是想救出同学来,不管认不认识。”瘦高瘦高的施量说。他和自己班里的30多个男同学在废墟上救援幸存者,他自己从垮塌的教学楼里拉出来两个低年级学生,一个幸存下来,一个遇难了。

王国剑从一开始在废墟上忙碌到第二天早晨,他救出来8个鲜活的生命,也背出了遇难的同学,而自己的亲弟弟却没有能够从废墟中幸存下来。

高三年级教师王靖睿这么评价自己的学生们:“这些学生真的非常勇敢,他们个个都是男子汉,他们表现得像个男人!”

“女勇士”和“临时妈妈”

男生们积极参加救援,女孩子们也没有闲着。她们有的也勇敢地冲上了废墟参加救人,有的抬运伤员、简单包扎伤员,这些女孩子同样勇气过人。

刘瑶、李静冲进了废墟中,她们虽然没有男孩子那么有力气,不能搬动沉重的残垣断壁,但是她们也毫不退缩,这些“女勇士”就和男同学们站在一起,给男生鼓劲加油。

一个女生班长,就守在有幸存同学的地方,透过废墟对里面喊话、交谈,让同学们保持信心:“我们这外边有很多人,我们正在救你们,坚持住,勇敢点,不要怕!”有时候她就这样在废墟上待上一个多小时,鼓励着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同学。

女生们给男生找来各种各样的工具,做着后援。更多的时候,她们照顾着被营救出来的伤员,跟他们说话、安慰他们的情绪,甚至做些简单的包扎,让受伤的同学尽量少感觉些疼痛。

地震后不久,北川县城的受灾群众开始撤到北川中学所在的任家坪,8个失去亲属照顾的3、4岁的小孩子暂时被送到了学校的安全地带。本该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眼里满是恐惧,有的满脸是血,有的还手臂骨折。这时候,董莎莎、伍柯蓉、伏敏、李静、高雪、母丹丹、赵然,这些高中女生,这些在家里还是宝贝疙瘩的女孩子,毫不犹豫,主动担负起“临时妈妈”的职责。

她们克服着自己的恐惧,微笑着把小孩子们抱进自己的怀里,轻轻地哼着歌,小孩子们紧紧地抓着这些“临时妈妈”,渐渐地安静下来,睡着一会儿又惊醒过来,女孩子们安慰这些小宝贝:“孩子不要怕,坚强些,妈妈在身边。”

要撤离了,还没有人来认领这些可怜的小家伙,怎么办?“临时妈妈”们决定一个也不放弃,“要走就一起走!”于是,她们一个牵一个,冒着13日那天的冷雨,把小孩子们都安全地带到了绵阳,又亲手把孩子们交给专门机构。分手时,孩子哭,女孩子们,这些“临时妈妈”们心里也落泪。

复课:用微笑面对困难和痛苦

“团结就是力量。个人只是基石。只有每个人都相互帮助,团结一致,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13亿人团结一致,是一个大家。我们为大家,大家照顾小家,处处都是我们的家。”“天灾无情人有情,13亿人的情,汇聚成一个新四川。”这是学生们在地震后写下的句子。

也就是在这样的话语下,北川中学的1400多位同学复课了,开始了他们在帐篷里的学习和生活。20个同学挤在一顶帐篷里,分享着空间也分享着艰难的经历,男孩子的调皮、女孩子的娇气,又开始在一顶顶帐篷里开始恢复生机。

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大家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杨闰和同学们都舍不得擦掉,一直保留了很多天。“温爷爷真是像爷爷一样慈爱,可爱可亲。”杨闰坐在第一排,有幸和总理说了会儿话,这让这个高三女孩子对前途充满向往和信心:“我要考四川大学!”她笑着说。

国家科技部、四川省科技厅赠送的新式板房已经搭建起来了,因为还有余震,教室就从长虹培训中心的教学楼换进了这些板房中,板房洁白整齐,安装了节能灯、空调机,教室里虽显拥挤,但是足可以安心学习。

走进高三・七班的教室,同学们在自习,隔壁英语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来,并没有影响到同学们自己的学习节奏,书页照常翻动。熟悉的教室的氛围,把这60来个同学紧紧包裹起来,这与全国其他学校的教室没有两样。不一样的只是挂在每个板房教室讲台旁的“多难兴邦”的几个大字,激发着这些高三学生;再就是学生们体恤衫背后“北川一中”的字样,诉说着这些孩子曾经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故事。

复课是困难的。物资的缺乏、教学资料的不配套、学生们还需调整的身心状态,都是北川中学必须面对的困难。但是,学生们选择了微笑着全力去面对。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来自各地的太多的关爱,这给了他们继续微笑的勇气。

来自各地的慰问和捐赠,每天都传送到北川中学。同学们突然获得了知名度,也获得了丰富的物资供应。尽管老师们担心这会宠坏了孩子,养成不知珍惜、甚至浪费的坏习惯,也的确有小孩子的不懂事带来麻烦,但是更多的学生在灾难后,知道心怀感激,并懂得关爱他人。

“请分些爱给其他学校、其他学生。”施量这么告诉记者。他知道自己的学校现在非常有名,很多好心人都想伸出援手。但是已经得到了很多关爱,施量和他的同学们觉得,不管怎样,灾难面前,其他一些受灾的学校和师生们也需要得到关心爱护。

这就是他们,灾难中勇敢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