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抗险教育:刻不容缓

2008-06-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夏家顺 我有话说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被埋压进了废墟。受害群众中最为惨重的要算是中小学生,他们生命的花朵刚刚绽放就被摧残乃至摧毁,仅仅目睹媒体上的一些新闻标题就让人触目惊心。地震时刻正
是学生端坐在教室上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平日他们所学的语文、政治、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知识显得那样无奈,他们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和抗险能力。

这并不奇怪,因为今天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物质较为丰富,社会较为稳定的时代,他们没有尝受过生活的艰难和忧患,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挫折和苦难,他们一方面在享受着幸福的时光,无忧无虑,另一方面又忙于各门功课,接受着素质教育而又不得不为各种考试付出努力。他们在安逸的环境中不会去考虑“洪水猛兽”的威胁,在紧张的学习中更不会去想象“血肉横飞”的祸患。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视为两、三代人的掌上明珠,享受着多个家庭的呵护;学校教育主要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即便有少量的安全教育也只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没有进行过任何防范和抵御危险的系统教育。处于太平盛世的学生以为一切都太平无事,谁会想到有一天会祸从天降呢?

其实,危险常常就潜伏在身边,灾难往往就出现在眼前。自然界是伟大而美好的,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它给我们阳光和空气,给我们食品和能源,同时它也有其狰狞的一面,烈日、狂风、骤雨、冰雹、雷电、暴雪、火山、地震、海啸等不时地袭击着我们的家园,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生灵因此而丧生;即便是我们身边的一条小河,一方池塘,一块峭壁,或是一株树、一颗草、一条蛇、一只蚊蝇都可能给人以致命的伤害。科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便,可也带来了危险和危害,每年因撞车、坠楼、触电等事故而伤亡的人不计其数,不洁净的饮食品、含有毒害物质的装潢材料、带有副作用的化妆品和穿戴物、具有向人体辐射的电脑、手机等生活用品无时无刻地不在侵害着人们的肌体,削弱着人们的健康。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人世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偷窃、抢劫、欺骗、争斗及恐怖组织的恶劣行为,使许多人遭受创伤和灾难。还有许多个体生命因不会处理各种生活问题又常常给自我身心带来种种伤痛:怀疑、嫉妒、惊恐、烦躁、苦恼、忧郁等消极情绪无情地折磨着他们;另外一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嗜好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如暴食、贪睡及无节制的游戏等不仅影响学习,也不利于健康。可见,无论是美妙的自然还是神圣的科学,无论是多彩的社会还是聪明的人类都潜伏着各种险情和危机,可谓险象环生,不时地给人们带来惊险和危害。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百倍地热爱生活;生活也是充满风险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生活,主动地把握生活。要在现代社会中好好地生活,仅有道德、知识及工作、社交等能力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抗险意识,具备一定的抗险知识和抗险能力。这就必须在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进行系统的抗险教育,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的做法:日本的小孩从小就得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挫折教育,小孩走路总是摔跟头,妈妈从来不去抱他,只在他身后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很多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腿冻得发紫,但父母支持孩子那样做;学校通过各种小活动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孩子面对困难,不逃避,不退缩,想办法自己克服。日本抗震教育从娃娃抓起,学校不仅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防震抗震知识的教育,而且还进行有趣的模拟训练,在特制的房间里模拟地震发生,大家学习怎样有条不紊地逃生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每年的9月1日还是全国的防灾日,都要组织大规模的防灾演习。日本堪称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可每逢震后国民总能镇静救灾,成功将震后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美国要求每一所学校和学区都要有一个可操作的危急情况管理计划,包括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协调法律实施部门、社区危急情况服务部门和媒介部门等,并对学生进行抗险教育和长时间的抗险训练,使学生和教师知道怎么做,同时学校设施的建设也要对此有充分的考虑,还要求教育者在学校中进行走访,与学生交谈,观察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忧虑。

中华民族饱经沧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内忧外患和各种自然灾害,历经各种磨难而在所不辞。树立忧患意识,与各种风险和危急进行百折不挠的抗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早就具有这方面的教育,《周易・系辞下》有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左传・襄公十一年》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杜甫说“社稷堪流涕,安危在运筹”;柳宗元说“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苏轼说“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在“国歌”中依然高声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以此警钟长鸣,提醒国人要不断奋斗。近年来,温家宝总理在多次的讲话和回答记者的提问中一再强调要“居安思危”,“多难兴邦”,告诫人们不要忘乎所以、掉以轻心,要时刻警惕,防患于未然。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人的价值,创造人的幸福,其前提则是要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人的安然生存是“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第一要旨。为确保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在教育的诸多课程中最为基本而急切的应是指导学生防范、抵御各种危险和灾难的课程:抗险教育。我们要大力进行文化教育、科学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我们还可以提出诸如素质教育、绿色教育、网络教育、传统教育、乡土教育、环保教育等多个新项目或新口号,但最为基本而又要扎实进行的则是“抗险教育”。在一系列惨痛的事件中,学生、家长、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和领导者应该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绝不能以文化知识和升学考试的重要性而忽视或冲淡“抗险教育”;对于学生花点时间进行“抗险教育”比花钱买“保险”更实在、更有效。抗险教育,一刻也不能松,一个也不能少!

“抗险教育”应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基本课程,要有专门的教材和专业的教师,家庭及社会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条件。实施“抗险教育”,这是对生命的有力呵护,是对生活的积极打造,是对人格的全面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抗险意识、增添其抗险知识、训练其抗险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奋斗精神、团结互助精神及乐观主义精神;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也可以促进学生学好其他各门功课,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实施“抗险教育”可使学生能够适应各种风云变化,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危急险情。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地震面前都是束手无策,100余名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学生发现旁边的教学楼垮塌后,用班主任曾经教过的急救知识,迅速将窗帘扯下并结成绳子,然后顺着绳子爬离教学楼,全部获救。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师发现地面摇晃,立刻命令全班学生钻入课桌下,天花板断成两半坍塌下来,全班学生却安然无恙。这是我们在悲痛之余的一点难得的欣慰。

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落成,可供一部分在此次地震中劫后余生的学生安然复课。而对于全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安然地学习,将来可以安全地工作、安定地生活,有效地防御和抵抗来自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各种危急凶恶之险情,则务必要实施一项更为重要的工程,这就是要赶紧开设“抗险教育”课程,以增强抗险意识,进行系统的抗险知识学习和抗险能力训练。抗险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