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低碳经济”

2008-06-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谈强 我有话说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其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在此之前的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

什么是“低碳经济”?笔者近日走访了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

教授。他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笔者:“低碳经济”是怎样提出来的?

张坤民:“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如何?

张坤民:2007年是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经济的一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到2020年比1990年水平减排20%~30%;4月,联合国安理会把气候变化列为涉及国际安全的辩论议题。同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召开低碳经济和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9月,联合国大会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分别召开,气候变化成为重要议题;12月,空前规模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印尼召开,旨在为2012年以后控制温室气体制定《巴厘岛路线图》。同时,欧盟计划实施气候变化项目和碳交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严格要求企业减排二氧化碳。

笔者:中国在这方面的动向呢?

张坤民:2007年,也是中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组合出台和切实施行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一年,实质上也在推动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全国统一行动拆毁所有燃煤小电厂和积极推动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瓦斯)外,上半年,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下半年,先后出台了天然气、煤炭产业政策,以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从12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我国稀缺或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不再鼓励外商投资,同时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产业;一些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不再允许外商投资勘查开采,限制或禁止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准入。中央财政于2007年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时,建筑物强制节能、家用电器节能标准等也正在逐步进入实施阶段。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的重要方向。

笔者: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面临种种挑战,需要采取怎样的应对战略呢?

张坤民:首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早在1992年8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刚2个月,中国就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其中第4条对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特别强调“要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第二、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节约能源,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全面推进节能,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优先开发水力和风力作为可再生能源。

第四、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与科学发展替代能源。目前,核电占中国装机容量的1.6%。据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10月发布的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披露,规划到2020年,这个比率为将为4%。同时,对于未来新能源的研发也在加快步伐。氢燃料电池自行车已在上海上市,规模生产后每辆售价可望降到1.6万元,比目前的铅蓄电池电动车有市场竞争力。(详细内容见光明网《观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