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展示中国人文形象

2008-06-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朗 朱良志 我有话说

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我们写了《中国文化读本》一书,中文本(彩色插图)最近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种文字译本以及中文繁体字本和中文简体字黑白插图本,也将陆

续出版。

写这本书是受到吴建民同志的启发

这两年,我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同志在好几篇文章中都提到,他在国外当大使时,常常有人问他:“你们有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吗?”他想了想,确实还没有。这并不是说没有这种题目的书,而是说没有一本篇幅合适,既通俗生动又有一定深度,便于外国人阅读的中国文化的读本。我们感到吴建民同志提出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但是,今天西方国家的公众,多数人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有些人还停留在17、18世纪传教士介绍中国文化的水平上,有些人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就是“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头脑中存在着对于中国文化的十分片面歪曲的认识。这种情况急需改变。

北京奥运会是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大好时机

正是受吴建民同志的启发,我们决定在奥运会之前写出一本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奥运会将有205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来参加,这是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大好时机。九十八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说:“人文奥运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一句是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曾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和副主席的何振梁先生说,现在有一个口号:“世界给我十六天,我给世界五千年。”他说他赞成这个口号。他又说:“我们要给人家看什么样的五千年?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里,到底有哪些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还有多少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这些都是每个中国人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写出一本介绍中国文化的读本,在奥运会开幕时送到各国运动员、记者、政府官员、观众、游客手中,这将增加奥运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营造“人文奥运”的氛围。

国内的读者也需要中国文化的普及读物

不仅国外广大读者需要一本这样的书,我们国内的广大读者也需要一本这样的书。我们中国人虽然生活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环境内,但不等于我们就熟悉中国的文化,不等于我们每个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精神都有充分的认识。在我们国家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的今天,在21世纪中华民族将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我们每个中国人迫切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需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因此同样需要适合大众阅读的、生动的、有深度的中国文化读物。

“文化自觉”是在我们跨入21世纪的时候,费孝通先生喜欢谈的一个题目。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明白它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方向。有这种“自知之明”,是为了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加强对文化创新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取得这么伟大的举世瞩目的成果,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可是这些文化特点是什么,怎么在起作用,我们往往说不清楚。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中国文化里边有许多特有的东西,一层一层几千年积聚下来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解决很多困难问题,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

我们感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一个极有启发性的命题。我们从这次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上下抗震救灾的种种感人事迹中,就可以清楚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培养出来的精髓: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张载说:“凡天下之疲癃残疾、茕独孤寡者,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现在我们看到,儒家经典中的这些教诲,都不是停留在古籍中的死的东西,而是活在千百万中华儿女的灵魂和血液中活生生的东西。

“文化自觉”,就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把中国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提炼出来,把它讲清楚,变成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还要把它变成世界性的东西。一本好的中国文化普及读物,应该在完成这个使命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试图写出一本有深度的中国文化读本

在动手写这个读本之前,我们对国内现有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读物作了一番调查。就我们看到的这些读物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面面俱到的写法。这种面面俱到的写法,往往把中国文化读物写成一本浓缩的文化史、哲学史、艺术史等等,面铺得非常宽,讲得非常细,力求全面和系统。这样的读物,就会出现吴建民同志说的“太厚”、“太专”的问题。

另一种写法也是面面俱到,但讲得很简单、很粗略,成了一本“中国文化小常识”,或“中国文化小辞典”。这样的介绍,不太容易使读者对中国文化有生动的、具体的认识。

再一种写法是从中国文化中抽出几条原则,如天人合一、和合中庸等等,对这些原则进行理论的论述。这样写出来就成了一本学术著作,而不是普及读物。而且这样讲中国文化精神,由于和中国文化的生动的具体的感性存在脱节,普通读者不易把握。

我们感到这几种写法都有长处,但从普及读物的要求看也都有一些不足。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写法,就是抓住中国文化中一些最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尽量用典型的事例和材料进行比较具体的深入的介绍,在介绍知识的同时,力求讲出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出中国文化的内在意味,讲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希望,这样写出的读物,读者在获得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感受到中国人活生生的性格、灵魂和情趣。

我们特别注意要阐明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和现代意蕴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例如,对天(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宗教精神);对生命的关爱(人类之爱);对“人与万物一体”之美的欣赏(生态意识);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智慧(天人合一);对和平生活的祈求(热爱和平);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开放意识、包容意识)等。

我们还特别注意要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和文化性格,尤其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情调,展示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愿望和追求。我们在“艺术与美感”、“民俗与风情”这两个单元都特别注意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人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性格;中国人无论在太平的岁月还是苦难的岁月中那种乐观、从容的气度;中国人对平静、安乐、和谐生活的满足的心态;中国人对于平安富足、安居乐业的愿望;中国人的飞翔、灵动、飘逸的艺术心灵;中国人的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中国人对审美人生的追求等。我们认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这是中国文化更深层的东西。它们对于民族的生存和历史的发展极为重要,但我们过去对此往往缺乏关注。

总之,我们希望,这本《读物》不仅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能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有深度的认识。我们认为,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国际社会面前展示中国自古以来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人文形象。

普及读物也要有学术含量

对于中国文化的这种有深度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新的认识。例如:在讲孔子时突出他的天人之学和人生境界的学说,在讲孙子兵法时强调他的战略思想和“慎战”的警告,在讲禅宗时突出当下的直接的体验,在讲天坛时突出对于天的敬畏和感恩,在讲盛唐气象时突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讲丝绸之路时突出文化的交会,在讲郑和下西洋时突出“共享太平”的外交方针,在讲万里长城时分析“隔离中的融合”,在讲佛像时突出他们的微笑,在讲京剧时突出“角儿”的表演,在讲唐诗时突出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美感特点,在讲清明上河图时突出汴梁老百姓的安乐和谐、快活热闹的气氛,在讲围棋时突出在竞争中营造共同生存的格局,以及在书中设专门一章讲中国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等,这些都显示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新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区别于过去那种单纯的普及读物,它是体现新的思想、新的认识的普及读物。这些新的认识,是我们对于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的一种综合(例如孔子的天人之学就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近些年来的新的概括,人生境界学说则是冯友兰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强调的,近来张世英先生也一直在谈这个问题),当然其中也包含作者自己的某些新的研究成果。

普及读物不仅要求文字浅显,要求可读性强,而且也要求有学术含量,要体现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正因为这样,所以要写好一本普及读物是很不容易的。当年朱光潜先生写的《谈美》,朱自清先生写的《经典常谈》,都不仅是文字生动活泼、浅显易晓,而且体现了当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这些著作,灌溉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的心灵。这些前辈学者的范例告诉我们,一方面,普及读物不能写成艰深的学术著作,因为写成艰深的学术著作就难以普及,另一方面,普及读物又不能没有学术含量,因为没有学术含量就失去了普及的意义。

向国际社会展示当代中国人的内在心境

这本《中国文化读本》的重点当然是展示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属于历史的范畴。但是对于任何历史的介绍都必须经过当代人的解释,而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必然带有当代性。如果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完全排除当代的解释,那就会变成一堆死的材料,变成一本“编年史”。克罗齐说过,“历史是活的编年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死的材料是有用的,但只对少数学者有用,广大读者不会有兴趣。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必然体现一种植根于当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时代精神”和“现代眼光”。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展示什么,突出什么,挖掘什么以及怎么描述,怎么解释,所有这些都显示当代人的眼光,显示当代人的情趣。所以李岚清同志在序言中说,这本《中国文化读本》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展示了当代中国人的广阔、平和、开放、包容的内在心境和纯净、优雅的情趣。

这就是《中国文化读本》的当代性。

(在中国文化中,梅、兰、竹、菊象征君子人格。题图为清代郑板桥作《竹石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