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虽悄然登场 却惊艳亮相

2008-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文明,因其厚重,故能历经百世而不衰;文化,惟其沉静,方可在朴素中见绚烂。

没有喧天的鼓乐,没有招展的彩旗,甚至,没有引人驻足的宣传画板……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北海之畔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一片静谧中拉开大幕。

虽悄然登场,却是

惊艳亮相。

此次展出的珍贵古籍近400种,全部来自刚刚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或为宋元旧本、或为明清精椠,或是旧钞名校、或是秘藏稀见,既有生动优美的六朝隋唐写本,也有墨气逼人的宋明拓本以及版画、简帛文书和民族语文古籍。册册来历不凡,无一浪得虚名。

一次公开展览,能汇聚14件敦煌吐鲁番文书、188种宋元刻本,对于熟悉古籍的人来说,用“叹为观止”形容并不为过――2006年5、6月间曾轰动京城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也没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年代久远固然是珍贵古籍最为直观的判断标准,但其间承载的文化细节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同为敦煌遗书、佛经写本,抄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思益梵天所问经》因惟一存有当年木制夹板而成为绝世孤品;抄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大菩萨藏经卷第三》不仅是玄奘西行求法返国后最先译出的佛经,更保留了译出初期的单行本形态;抄于公元七八世纪的唐写本《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则因保存了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的题跋和钤印而更加与众不同……

同是宋代刻本,人所共知的俪道元《水经注》四十卷到今天仅国家图书馆藏一部,残存区区十二卷,弥足珍贵;而冷僻无闻的一部《古三坟书》却因书页上密布的元、明、清历代名家钤章而平添了无数曲折的故事……

在展览的人流中,记者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汤一介先生以普通观众的身份正流连于古籍之间。和所有观众一样,在翰墨书香间行走,老人心旷神怡。“我听说这次展览上有一件新发现的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十三经注疏》,我主要是来看它的!受有关部门委托,我们正计划将‘五经’翻译成外文。我想看看,这部《十三经注疏》能否成为一个更好的翻译底本。”汤一介先生说。(本报北京6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