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壮乡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孵化器”

2008-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梁达政 靳芳卉 我有话说

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常见病防治相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广西医科大学深化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人才和学科是一所学校的竞争力所在。正是通过不断汇聚优秀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广西医科大学走出了一条立足民族地区、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广西壮族自

治区卫生厅厅长、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坚如是说。

“以师为本”,实现人才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

在教学改革中,广西医科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依托学术平台,狠抓聚才、育才、用才三个环节,构筑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强大“磁场”,广西医科大学由此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罗殿中就是这样一位被吸引回校并迅速成长的学科带头人。这位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年轻博士,在回国后的短短两年间就被破格提拔为基础医学院院长。在优化组合本院人才的基础上,罗殿中组建了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带领大家潜心科研和教学,使基础医学院第一次申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点便一举成功。博士点的建立反过来又为吸引更多人才、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在“筑巢引凤”的同时,广西医科大学坚持为人才成长“保驾护航”,将“内培养”与“外引进”有机结合,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2005年―2007年,学校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累计1700多万元,除了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还长期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举办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口语培训班等,促进教师开拓视野,提升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目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83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6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66%。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学校成为首批“广西临床医学人才小高地”的建设载体,广西高发疾研究创新团队、呼吸疾病研究创新团队等3个学术团队荣获“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称号。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广西医科大学如今已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体系,“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正逐步推进。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优势学科群的确立,为学校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平台。

优势学科群也为打造品牌专业,催生精品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学校所有博士授权学科都承担省级精品课程,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7门、重点课程21门。2007年,该校临床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和优质专业――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紧扣地方病种,推进“科教相融、教研相长”

发挥省属医科大学的人才优势,紧扣地方性疾病的防治,致力科教相融,以科研水平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是贯穿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翻开广西医科大学的本科教学大纲,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寄生虫学》课程中的疟疾、血吸虫病、肝吸虫病,《儿科学》课程中的地中海贫血、小儿肺炎、《内科学》中的肝硬化、毒蛇咬伤中毒,《传染病学》中的伤寒、脊髓灰质炎……教师对地方性疾病的科研成果已经走进课堂,融入日常教学。

此外,学校还积极吸纳教师科研成果,充实教材内容。黄光武、邝国乾教授的鼻咽癌研究成果凝练为《实用鼻咽癌临床诊疗学》等专著;黎乐群教授的“原发性肝癌综合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成果编入本科教科书《外科学》;蓝藻提取物对肝细胞毒作用的研究成果入编全国统编教材《环境卫生学》;学校还自编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肿瘤学》教材……2004年以来,该校教师编写各类教材10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9部。这些教材将教师多年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融为一体,在本科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发挥科研资源优势,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切入点。”广西医科大学校长黄光武告诉记者。

通过长期对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学校积累了大量数据、图片、实体标本、典型病例等资料,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素材。病理标本、蛇与蛇伤防治等实体标本展馆,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多媒体动态展示,案例式、标准化病人等临床教学方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科研与临床思维方法,教学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

强化实践,“三早”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的“三早”教育,是广西医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亮点。通过开展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渗透“三早”教育理念,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2003级的谭爱花、廖存同学,就是受益于学校对“早期接触科研”的重视。为了鼓励学生更多地走进科研天地,领略发现和创造之美,学校设立了“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专项经费,为学生提供科研立项资助。他们的课题获得学校立项,在不断摸索、反复实验后,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的英国外科杂志SCI发表,开创了该校本科生在国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的先河,论文还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以来,先后有579项学生课外科研课题获学校立项资助,其中与广西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课题146项,1737名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发表论文258篇,参加广西大学生“挑战杯”等课外科技比赛获省级以上表彰46项。

“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科研实践,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临床,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促进学生专业角色、专业态度的形成。”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罗国容如是说。

记者看到,《广西医科大学学生临床实践方案》中,学生的临床实践时间从原先的36周延长为48周,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临床锻炼。学校建立了条件良好的实习基地44个,为学生开展临床实习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校还坚持开展富有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实践锻炼与探究地方疾病相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壮乡瑶寨、边疆工矿,开展巡回医疗、普查普治等活动。“预防艾滋病志愿者活动中心”服务队,深入20多个市县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同伴教育。“农民工保健”、“青春红丝带”、“夕阳爱心工程”、“安琪之家”等多个活动项目,让学生正确认识省情、社情、疫情,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和医疗服务技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