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8-06-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庆平 我有话说

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在迅速扩大,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要求还远没有实现。对照国家确定的目标、标准或比较西方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我们还有较大或很大的差距和缺憾,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要改变高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德素质,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构建起全时空、多方位,渗透于细节、针对性强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定办好高职教育的信心2005年11月3日的《光明日报》曾刊载了“职业教育不是‘二流教育’”一文。文章明确指出:普通教育是一流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看法是错误的。而我们的教师是否存在着我们是高职院校,比起普通高校差远了、低人一等的思想?因而,要转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在观念上的偏颇认识,首先要纠正我们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自己的错误认识,站在为国家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位置,通过反思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和问题,来重新审视、理解、诠释高职院校担负的培养德才兼备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社会责任,从而坚定办好高职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当然,要转变对高职“二流教育”的认识,首要的就要建立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并行制”而非“层选制”(筛选淘汰制),要让学生以同样的分数,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主选择接受高等研究型教育还是高职实用技能型教育,而不是上不了一本、二本的普通大学后,再来上高职院校的无奈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给高职教育以更为正确的合理的较高的社会定位,才能从根本上纠正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建立全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学生为本是我们育人的核心理念,要确立“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德育的格局、全员参与育人的意识”。建立并完善包括“两课”、党校、团校、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以及入学教育、军训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毕业就业教育等常规教育环节在内的德育体系,把“爱心教育、大学生形象教育、社会观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五板块”教育主题,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

树立爱与责任、科学管理并重的育人理念“爱与责任”是教师为师之道的基本素质和永恒主题。然而我们发现,严管加爱心感动的传统德育方式对越来越自我和张扬的独生子女一代已不起作用,面对学生,我们好像有些力不从心、束手无策。解决教师“爱”而无计的问题,只有从科学管理上入手进行思考,认真解答好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问题和管理问题,特别要学会研究学生。

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质化为异质化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对学生施以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仍停留在小学生都应该做到的初级水平层面,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在校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高校,面对异质性突出的学生,如何解决好“千校一面,万人同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质化问题,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先进的文化思想、文明的道德观念在内容上可以是同质的,但传授的手段、方法、形式,以致表达的语言和技巧则不能以同质化的面貌出现,否则,学生极易产生听觉、视觉上的“感官疲劳综合症”,也就自然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就要在教育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总之,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系部,或是教师能够实现的;既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既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更要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