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姓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2008-06-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史志强 徐景健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我有话说
6月10日17时18分,在整整阻隔29天后,唐家山堰塞湖的洪水顺利通过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悬在下游百万人民头上的这颗巨型“炸弹”被成功排除。

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为此立下的丰功伟绩,将载入共和国光荣的史册。

临危受命

地震,在四川省绵阳城上

方唐家山,造成一座巨大的“悬湖”。按照水位涨速,6月初湖水将漫过坝顶,对下游一百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形成巨大威胁!

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临危受命。在前期投入3500名兵力进行救援灾民、抢通道路的基础上,他们火速从8个省区抽调水文、地质、爆破、测量等工种的46名专家和1000多名官兵以及150台(套)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集结灾区,急排唐家山堰塞湖险情。

5月21日10时,水利部与武警水电部队组织专家乘直升机飞抵唐家山堰塞湖,探明这个巨大“悬湖”的真相:唐家山堰塞湖堰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体积约2037万立方米的堰体,由石头和风化土组成。

国务院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水利组召开会议,决定由空军设立空中专用通道,负责施工设备运输。

23日18时,武警水电部队首批350名抢险官兵和80台重型设备相继开抵绵阳,准备进驻唐家山。

24日,来自武警水电一、二、三总队及三峡指挥部等53名水利水电专家,会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方案。经过15次论证,决定迅速实施工程性排险措施,在堆积坝体上开挖一条引水导流明渠,控制湖水下泄流量。

穿越生死线

5月21日,原计划有五架直升机送40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以及补给进入唐家山堰塞湖坝顶,但因天气突变,大雾弥漫,只降下武警水电部队水电一总队作训科长陈忠文、四支队副支队长吴辱等25名勇士。他们带着的只有铁锹、十字镐和风钻,而食品与饮水都装在其他直升机上。

从22日到24日,唐家山上空一直被厚厚的云层覆盖,直升机无法降落,每名官兵随身所带的矿泉水和压缩饼干已经吃完,海事卫星电话也因电量不足无法使用。与世隔绝的25名官兵,每天在高低不平的堰体上勘测地形与水位,修建临时停机坪。没有吃的,他们就冒着余震和塌方的危险上山摘野果;为了补充水分,他们咀嚼茶树叶,喝自己的尿液。

24日上午,一架直升机采用单轮悬停的方法,将水电指挥部副主任岳曦、副参谋长孙来成等6名大校和部分生活补给品投送上坝。

此时水位每天以近2米的速度上涨,气象台预报的强降雨即将来临,唐家山堰塞湖危在旦夕。

25日18时20分,武警水电部队组织208名官兵从北川县任家坪出发,翻越两座大山,连夜挺进唐家山。每名官兵负重最少达26公斤。经过8个小时艰难跋涉,208名官兵到达唐家山堰塞湖坝体上,为及时排除堰塞湖险情抢得宝贵时间。

创造奇迹

5月26日,天气好转。上午11点30分,第一台挖掘机通过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直升机米-26运到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

余震时有发生,飞石从数百余米的高塌方体像下雨一样“哗哗”滚下,在堰塞湖溅起五六米高的水柱,但是官兵们毫不畏惧,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开挖出一条导流渠,使唐家山堰塞湖的洪水按照控制流量下泄。

施工条件异常艰苦。运送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机米-26起降时,直升机机翼刮起巨大的风浪,100米范围以内的帐篷和官兵都能刮倒,掀起的灰尘弥漫了整个施工现场,官兵们汗水和灰尘粘在一起,每个人身上都是厚厚的灰尘,就连吐出来的口水都是泥。

29日凌晨,唐家山天空仿佛塌陷了一般,雨夹着狂风倾盆而至,给抢险造成极大困难――道路泥泞,塌方不断,官兵们开挖泄流渠作业却一刻未停,反而越战越勇。这一天,官兵们开挖土石方3.8万立方米,是施工以来进度最快的一天。

31日晚10时,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武警水电官兵共开挖土石方13.55万立方米,泄流渠高程比原计划多下降2米,减少库容1.2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满库容洪水下泄给下游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危险。

6月1日,勇士凯旋。

6月6日,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达到742米高程,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溃坝程度已经达到“极高危级”。

武警水电部队再度受命。400名刚刚撤离坝顶的官兵再度抖擞精神重返唐家山,在已有泄流槽左岸附近,再挖一条泄流槽。

9日13时许,很多大型勘探设备被空运到坝顶。专家们立即对大坝展开实地钻探勘测,力争迅速摸清堰塞体地质构造,以利于工程推进。当日15时28分,唐家山地区再次发生强烈余震。堰塞湖坝顶有明显震感。水电部队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加紧挖掘。官兵们全天施工,分成两班,轮班执行任务。

这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来了,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中将来了,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息中朝中将来了,武警水电部队主任李光强少将、政委贾方亮少将来了,400名官兵在5名将军和水利部部长陈雷的指挥下,与唐家山堰塞湖展开最后决战,连续奋战4昼夜,在堰塞体左岸又成功开辟一条长180米、宽20米、深22米的分流渠,为扩大过水断面、加快泄流速度、应对更大规模泄洪创造了条件。

6月7日7时08分,唐家山堰塞湖洪水开始缓缓漫进泄流槽。在此后的两天里,出湖洪水流量缓慢地增大,到8日晚流量为25立方米每秒;9日晚81立方米每秒……10日7时42分,泄流槽流量已达497立方米每秒,超出入湖流量数倍。数小时之内,唐家山堰塞湖被堵塞近一个月的洪流,顺着泄流槽滚滚而下,流量迅速呈几何级数增长,最高峰值一度达到6420立方米每秒!

随后,流量、流速逐步回落并渐渐趋于平稳,这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洪流已被驯服。

泄洪沿途,捷报不断传来:――洪峰进入北川县,无人伤亡;

――洪峰到达李白故里江油市青莲镇,太白祠等文物古迹平安无事;

――洪峰流经江油市九岭乡,兰成渝成品油输油管道未遭损毁;

――洪峰冲过绵阳城,全市百万人民安然无恙。

连日来,像梦魇般压在绵阳人民心头的洪水警报,宣告解除。武警水电部队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成功,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