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危难中,他们是无畏的战士

2008-06-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殷泓 我有话说
“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

无论是登上因特网还是翻阅各种报刊

不仅有感人肺腑的清晰图片还有那催人泪下的新闻稿件……人们记住了四川记住了汶川记住了所有抗震救灾的人们

这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可歌的新闻工作者

这是因为有你们那可敬的职业责任感

……”

这是一位网友创作的

《献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的新闻工作者的歌》中的一部分。他说:“我只能用这笨拙的笔写下这篇诗文,虽然韵律还不是那么完美,遣词也不是那么准确,但确是我心中最真实的声音……”

是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当无数受灾群众向外躲避的时候,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却和抢险官兵一道,以最快的速度冲进灾区,把抗震救灾前线的情况真实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在灾区的日日夜夜,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疲劳,以笔和相机,以话筒和摄像机,在记录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捕捉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国内外千千万万的观众和读者。

奔赴灾区,灾难成为试金石

灾难往往是人性的试金石,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灾难同时也是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试金石。在汶川大地震面前,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临危不惧,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表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感、使命感。

“观众朋友们,现在是13号早上8点5分,我现在是在都江堰中医院,……我们看到救援人员已经把一个担架送了上去,好,现在担架已经进去了……”地震当日,中央电视台记者伍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报道灾情。她从北京赶到灾区时天刚亮,救援工作已经开始了。这是她在灾区发回的第一条报道。“这不是事先培训的,完全是到现场后的本能,我们需要告诉灾区群众我们会去救他们,而且是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报道灾情的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

中国日报青年记者张海州抵达灾区后,马上投入采访工作。5月15日早晨,冒着随时遭遇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他和同事从绵阳赶赴北川。途中,由于道路不通,他们步行了约10公里才抵达北川。在北川,张海州极力克制因不断见到死难者所带来的悲痛,在一整天没有吃饭的情况下坚持随搜救队采访搜救情况。他从现场发回的极具感染力的文章一见报,6小时内被海外媒体转引86次。

正是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报道,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新闻媒体的反应能力――不仅公开透明,而且及时、客观、准确,整个世界强烈感受到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巨大民族凝聚力。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为完成一次采访任务每每要花几个小时在路上。5月15日,在前方消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他只身离开成都前往重灾区北川县采访。此时,由于密集的余震,路途险恶异常,夏先清多次遭遇山体滑坡、塌方等险情,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进入北川县城。5月19日,夏先清在去什邡红白镇采访中,险些被山上滑落的大石块击中所乘车辆。晚上,因有关部门通告可能会发生6至7级的余震,夏先清就在露天的一把椅子上坐着睡觉,怀里紧紧抱着手提电脑,直至早上5时。

像夏先清一样,在灾区采访的日子里,睡个安稳觉对于记者们成为一种奢侈。一天睡两小时,两天吃三顿饭。没有路走,没有水喝,没东西吃,没地方睡。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无数令人悲恸甚至窒息的故事和场景……所有这些,无不在考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说实话,没什么饥饿感,也感觉不到疲惫,总觉得有写不完的稿,总担心漏掉新闻,总想着快点、再快点到达第一线。”一位前线记者的回忆文字,反映的正是大多数前方记者在灾区采访时的常态。

眼含热泪,他们坚守在一线

“灾难面前,我们是记者,但又不仅仅是记者。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人们,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人们,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想起他们,我们一样有锥心刺骨的痛。”有位记者在博客上如是留言。

“翻开采访本,多少行被泪水模糊的字迹;关上录音笔,耳畔依然回响着生命的悲怆和呐喊……”一位记者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摄影记者乔天富是解放军报最早赶赴抗震救灾前线的记者,他的家乡就在四川绵竹地震灾区。5月14日凌晨1点,他跟随救援官兵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往日的家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在不幸遇难的3位亲人遗体旁,他忍不住失声痛哭。但部队还要向前开进,更重要的救灾任务还等着他去采访。他强忍悲痛,含着眼泪安慰几位家人,在家里呆了不到20分钟,又随救援部队赶往一线。

成都电视台记者杨涛在赶赴重灾区绵竹采访途中,得知自己在绵竹的父母及众多亲属下落不明。到达现场后,在通讯完全中断、无法与家人联系的情况下,他没有回家,毅然投入采访中。在采访现场,他得知自己的哥哥、姨妈一家六口全部遇难,其中包括被压在杨涛正在现场报道的垮塌学校瓦砾中的两个孩子。杨涛含着眼泪、忍着巨大悲痛在现场完成了采访。为了赶回成都第一时间做出报道,杨涛没有顾得上照看父母,只是在已经找到的亲属遗体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就匆匆赶回成都,直奔机房……四川日报记者也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泪水,为那些轰然倒塌的家园和倏忽消逝的生命而流,也为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和至善至美的人性而流。

在人民日报记者侯露露的脑海中,总有一位老婆婆蹒跚的背影挥之不去。那是在德阳市汉旺镇采访的时候,她遇到一位老人,她问:“婆婆,你今天要住哪里啊?”

“我住在成都乡下远房亲戚家。”

“都已经下午了,婆婆您怎么回去啊?要不然我们帮您联系一下,今晚住在德阳市安置点吧?”

“我不去。我好歹有地方住,我不能浪费国家的钱和地方啊,让那些没地方去的人住吧,我不用。”

“这样一位年近70的老人,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仍然拒绝住在安置点,就因为怕给国家添麻烦。看着婆婆的背影,我哭了。”侯露露说,普通百姓身上这种豁达、宽容、自强的人性光辉,激励着她握紧采访本向前,向前,再向前。

勇敢无畏,记录历史、书写历史

“向在灾区辛劳工作的新闻工作者致敬!”6月16日,在“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中国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现场,一位眼中噙满泪水的观众在留言册上这么写道。

在汶川大地震一个多月来的新闻报道中,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镜头背后的辛酸和坚毅,让无数读者和观众潸然泪流。

这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曾毅、李健曲折而艰险的采访路线:从成都出发,经由雅安―宝兴―小金,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夹金山和梦笔山,进入马尔康。随后经理县前往汶川县城,当晚露宿汶川街头,再沿国道317线前往映秀方向,抵达公路中断点羊店乡。拍摄到救援的铁军战士徒步穿越大滑坡地段进入被困乡村的照片后,又沿国道213线抵达松潘,从川主寺镇翻越岷山,经平武抵达绵阳,途中拍摄了平武县遭破坏最严重的南坝镇的情景。

其实,在灾区采访期间,几乎每位记者的“行踪”都如同曾毅、李健的路线一般,无时不在考验着他们的勇敢,考验着他们在最艰苦条件下生存和工作的体能。

5月19日,人民日报摄影记者陈斌、人民网记者赵哲乘军用直升机赴汶川县桃关村采访受困群众。为了腾出机位让给伤员,他们没有乘机返航,而是在山洞中“蹲”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他们翻山越岭,走回了汶川县城。

本报甘肃记者站站长陈宗立已过退休年龄,在坚持做好当地报道的同时,不顾年老体弱,与兄弟媒体一起乘车到陇南等重灾一线采访;本报陕西记者站站长杨永林由于躲避余震,拉伤大腿,仍坚持深入陕西重灾区汉中发回报道;本报经济部年轻记者何平每天在四川山区和堰塞湖采访,为写好其中一篇稿件,他冒着生命危险夜宿唐家山。在灾区,他不慎被狗咬伤,注射疫苗后,又奔走在采访一线。十几天里,他不断发回有关堰塞湖险情的最新报道,使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堰塞湖抢险的进展。

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女记者范红梅跟随从理县向汶川进发的部队,从北线突向汶川,一路上遇到山体滑坡的时候,就得步行。5月13日、5月14日她几次和演播室连线,及时向观众通报从北线挺进汶川的进展。从她传回来的画面中,几次看见她在从山上滚落的岩石下面奔跑,这些真实而震撼的画面感动了许多观众。有观众在网上热情留言:“我代表不了全国人民,我只有代表我自己在这里说一声感谢!你们在危难中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采访,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职业精神,向你们致敬!”

是的,这是一群可爱可敬的职业精英。在那些最艰险、最困难的日子里,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他们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战斗在新闻第一现场,为中国这场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

废墟旁,这些无畏的新闻战士,在真实记录历史的同时,也书写了共和国新闻史上光辉的一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