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危难时刻彰显本色

2008-06-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白英 我有话说

“你们辛苦了,欢迎你们回家。”民政部长李学举日前在看望抗震救灾民政英模时激动地说:“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党和群众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民政人站了出来;你们不顾个人安危,想的是所有受灾群众,你们在无情的大灾面前体现出民政人的大爱。”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多月来,民政部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00多万人

;救助受灾群众4600多万人;调运、生产、分配帐篷、彩条布150多万顶、4100多万平方米;组织、调运、分配各种食品3000多吨;组织、调运、发放衣被2000多万件(床);接受社会捐赠款物500多亿元;下拨中央救灾资金369亿元;制定下发救灾工作指导性文件17份;处理遇难者遗体69000多具。这些数字创造了建国以来救灾工作之最。

大灾降临,我们选择向前

“民政人和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在地震面前可以选择远离、逃生,而民政人却置生命安危于不顾,哪里最危险,哪里最需要,就在哪里开展工作。即使身处安全地带,也要想尽一切办法靠近灾区,走进灾区与受灾群众站在一起。”这是绵竹市民政局长陈彬礼发自内心的感叹,更是民政工作的真实写照。

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民政局长王洪发被剧烈的震晃摔倒在地,挣扎着爬起来,视野所及,天昏地暗、烟雾弥漫,熟悉的街道不复存在,到处是砖石瓦砾。这位民政局长的第一行动是掉头跑到已经垮塌的县委大楼前,接受刚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县长“马上找人组织救护队”的指令,投入用手刨砖石救人的战斗。

巨石滚落,烟尘冲天。“不好,地震了!”正乘车返回马尔康的阿坝州民政局长泽郎格西心急火燎:“往前开!”越野车在时常滚落的飞石中前进。到达漳扎镇,手机中出现夏拉副局长发来的短信:“四川发生强烈地震,震中在阿坝州汶川,为7.8级。”通过短信,泽郎要求局里立即启动地震灾害紧急预案,而他却掉头往南,就近从松潘、茂县直奔汶川。

地震让汶川县变成了一座孤城。民政局25名干部迅速集结,抢运局内救灾物资。余震不断,搬运救灾帐篷必须经过的旧楼在不停摇晃,可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快!快!保证救灾物资安全!从那一刻起,他们在城区设立了临时救助点,为灾民提供帐篷、衣服、食品和饮用水;将救灾物资运送到物资紧缺的乡镇;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清理掩埋了20具遇难者遗体。

在绵阳,市民政局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部,40多名干部与抽调的一百余名县区民政工作人员一起,分赴重灾的北川县和安县。

在成都,省民政厅紧急启动一级应急预案,救灾应急安置、接收捐赠、综合宣传、物资调运、遇难遗体处理、后勤保障等6个工作组迅速建立。厅长黄明全赶赴都江堰市和北川县了解灾情,紧急调运救灾专用帐篷5000多顶。至5月13日凌晨,在交通尚未中断的所有重灾县(市、区)都有民政厅领导和干部职工在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灾害来临,民政先行!在震中汶川县,在都江堰市,在阿坝、绵阳、德阳、广元、雅安、成都及其数十个重灾县市,在甘肃陇南、甘南、天水,在陕西宁强、汉中,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各级民政部门迅速启动灾害应急响应,从干部到职工,不用动员与号召,人人立即行动,全力投入救灾。

救灾安民,是我们的职责

与从废墟、瓦砾中救人的壮举相比,民政人的工作显得平凡,但正是细小而平凡的工作,使灾区群众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

成千上万的人要紧急转移,成千上万的人要安排吃住,成千上万的人有救助需求,无以数计的救灾物资要筹集、调运和分发,件件都要落实。一个多月来,灾区民政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北川县民政局伤亡惨重。4名幸存者强忍悲痛,奋力救灾。13日深夜,3位在省里学习的同志不顾地震危险,冒着大雨赶回来。他们在废墟中组建了救灾工作组,到危险的地方查灾、核灾;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发放救灾物资,救助受灾群众。而此刻,他们的家人、儿女有些还被埋在废墟之中,生死未卜。

理县是重灾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县民政局副局长徐艺刚刚离开上孟乡。为迅速查明灾情,她一个人徒步行程40多公里,收集汇总核实5个乡镇的灾情。悬崖峭壁、塌方、泥石流,36岁的徐艺独自穿行在山间,没有踟躇犹豫,没有瞻前顾后,她着急的是尽快掌握受灾群众的情况,早些制订救助计划。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位回族民政干部的9岁女儿,已经在地震中永远离开了她。她独自大哭一场,谢绝了同事和领导的劝说,坚强地留在了第一线。

“是党员,就要勇敢地站出来!”灾区民政干部一面参与抢救群众,一面认真履行职责,无论白天黑夜,没有分内分外,不管多么危险,哪怕再多困难。饿了,吃一口干粮;困了,打一个盹,许多人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在指挥中心,他们综合协调,制作文件,报送信息,值守电话;在重灾区,他们收集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在仓库,他们昼夜接收、发放救灾物资,与志愿者一道装卸搬运;在路口,他们开设粥棚,救助上万受灾群众;在殡仪馆,他们加班加点,为遇难者送行;在精神病院、福利院、光荣院、敬老院、军休院、救助站,他们克服停电、停水、停气等困难,买柴找水烧火做饭,保证老人、病员一日三餐。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灾安民,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真情无价,让爱心平安传递

灾难面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云南等20多个省市的民政系统积极支援灾区。5月13日,民政部紧急部署向地震灾区捐赠。救灾捐款规模大,数量多,接收渠道多元化,社会高度关注。

民政部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工作程序,明确纪律要求,建立责任制度,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对接收的捐赠款仔细核对,登记造册,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捐款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急需下拨的情况,制定捐赠资金快速缴入和拨付的特殊应急机制,开通“绿色通道”,使本来一个月才能缴入财政专户的金额,当天就可缴入对账;过去若干天才能拨付的款项,两天内完成。

民政部加强抗震救灾生活类物资管理,制定下发分配办法和公示规定,要求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捐赠款物等违法违纪现象。各地民政部门在抗震救灾紧急转移安置期间,坚持边转移、边安置、边发放。在灾区群众集中安置地,设立救灾物资发放点,做到账目清楚、手续完备、群众知情满意。从民政部到四川、甘肃、陕西,民政系统,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比较严格的程序,款物一到,立即登记,各个环节透明、公开,发放快捷、及时。

爱心捐助来自大江南北,也跨越了民族和国界。四川省民政系统一百多人与志愿者一起,在双流、绵阳等5个机场和成都火车东站、民政厅办公楼站点,接收、管理、分配、供应、运输救灾物资。双流机场接收工作组负责接收来自4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20多架次包机的援助物资,工作通宵达旦,每个工作人员每天奔波超过30公里;成都火车东站是救灾物资铁路运输的主要中转站,工作组成员不分昼夜,每天接收调运各地汇聚到四川的捐赠物资100多车皮,许多同志声音嘶哑了,眼睛红肿了。

对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的困难群众,民政部及时联合有关部门给予补助,每人每天10元钱和1斤成品粮,期限三个月。四川省从5月28日开始核发,于6月1日前发放到群众手中。灾后帐篷紧缺,民政部立即采取多种措施,抓紧采购90万顶帐篷和搭建80万间简易棚需要的4000吨彩条篷布。经过逐一函询,反复沟通,从200多家帐篷生产企业中确定75家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企业承担此任务。如今,90万顶帐篷的生产任务已经提前完成,正运往灾区。

危难时刻彰显民政本色。民政工作者传递着党的关怀和温暖,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