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以人为本

2008-06-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玉周 任俊整理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抗震救灾斗争熔铸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焕发出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巨大力量。6月26日,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在武汉联合召开“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座谈会,来自国防大学、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南京政治学院的代表们深入研讨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月13日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今天本报特摘发部分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引领未来的巨大力量

抗震救灾启示录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毕京京: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巨大感召力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与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推动民族的发展进步,都需要这样一种刚强、奋斗、崇高、美好的精神。必须把在这场伟大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精神继承下去。当前,我们面对着新的复杂因素和新的严峻挑战:多种事件接连发生,多种矛盾相互制约,多种因素难以预料;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社会风险、敌对势力干扰等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挑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求我们提高分析和认识复杂因素的能力,增强应对和战胜严峻挑战的能力。形势越是复杂,头脑越是要清醒;头绪越是纷乱,思维越是要敏锐;突发性事件越是出乎意料,决策越是要冷静;不确定性越强,抗击风险能力越是要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是应对复杂因素和严峻形势的精神资源和精神武器。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将促使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意志更加坚定,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更加有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力量更加强大。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唐志龙:抗震救灾精神具有重大时代价值。一是向心力。抗震救灾精神,特别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精神,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广泛的认同和赞许,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二是凝聚力。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力量聚,海内外各种社会关系及力量有效整合,大家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三是战斗力。地震灾害所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精神冲击不亚于战争,救援行动的危险性、复杂性、有序性不低于战争,救援指挥的及时性、系统性、高效性也可与战争相提并论。因此,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排除万难、敢于胜利的抗震救灾精神,必定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四是创造力。面对历史罕见、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我们的党和国家、军队和人民激发出高度的创造精神,创新了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灾难救助方式等,呈现出许多新理念、新突破。这种创新精神是开拓未来的强大力量。

四川省军区遂宁军分区政委卫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中华文化新的硕果。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大灾难,同时也使中国人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将给我们民族文化价值的寻求、文化精神的定位和精神家园的建设,带来十分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意义,把这一精神财富转化为文化的力量,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好契机。

博大壮丽的精神

丰富深刻的内涵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副政委李茂林: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得到了空前的展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无数爱心行动中,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爱祖国、爱家园、爱人民、爱生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并得到锤炼升华。从信息公开到举国哀悼,从志愿者大军到国际救援队,都生动体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性进步,都彰显着文明的精神和进步的精神。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民族精神的产物,又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大背景下抗震救灾斗争所孕育的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产物。这样理解抗震救灾精神,就能准确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章传家: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赋予以人为本新的内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主要体现于把生死营救作为执政党的最大政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体现于动员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去救助生命的最大义举;体现于以生命的名义实现抗震救灾的最大开放;体现于让生命价值获得感天动地的最大尊重;体现于为受灾群众播洒人文的最大关爱。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感召力,是全体公民最核心的认同力,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和谐力。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王智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第一要从我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高度来把握它的核心本质。地震发生以来,党和政府的一切言行,都是在实践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时代升华;第二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把握抗震救灾精神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党、人民和军队所展现的伟大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具体的诠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第三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把握抗震救灾精神的长远效应。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一种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抗震救灾精神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气概最生动的体现,是民族复兴所需要和呼唤的精神。

南京军区联勤部十七分部政委刘纯益: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地震发生后,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极大地彰显了抗震救灾的核心价值。二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党政军民、社会各界齐心救灾。人民军队冲在了抗震救灾的最前列,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志愿者奔向灾区,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是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大灾面前,我们见证了生死关头普通群众的无私与无畏,感受到灾区同胞在大悲大哀中不屈不挠的力量,感动于救援人员对灾难中生命的不弃不舍。这种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顽强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四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紧急驰援,全国人民倾力支持,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体现了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五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破坏,我们党和政府在接受国际援助的同时,坚持把抗震救灾的根本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的力量上,组织全国力量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在抗震抢险斗争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坚定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不低头的决心和信心,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

在转化上下功夫

在实践中求深化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建波: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关键在转化。一是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以“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的勇气与毅力,支援和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二是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要坚决有效地做好迎接奥运、维护国家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三是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起全体官兵的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推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理论研究室研究员蔡继承: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与我军在抗震救灾中的生动实践和英雄壮举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把这一伟大精神能动地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个崭新而又意义重大的政治课题。要把抗震救灾精神纳入我军优良传统加以大力弘扬。我军既是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创造者,更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忠诚实践者,抗震救灾精神与我军优良传统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价值统一性,必须把这一精神作为我军优良传统的时代新内涵、新蕴意来传承和弘扬。要把抗震救灾精神融入以人为本建军治军理念加以深入贯彻,注入提高履行职能使命能力的具体实践加以深化落实,化入理论建设加以凝结升华。要把学习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深入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与构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部队的理论武装工作。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桂剑国: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要把这种精神纳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之中,作为军校政治理论教学的新内容,这对于帮助学员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坚定对党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中央、中央军委的信赖,强化军魂意识;对于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帮助学员强化新的历史使命意识和战斗精神,立志献身国防、建功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工教研室教授詹祥胜:我在北川、安县参加了心理服务工作,深深感受到了心理援助、心理重建的重要作用。这既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实际体现,也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方面。物质家园的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精神家园的恢复重建同样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心理素质是战斗力,心理服务出战斗力”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多样化军事行动心理服务的体制机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