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腔热血铸忠诚

2008-07-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李春丽 本报特约记者史照栋 本报记者陈劲松 我有话说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所属5个乡镇85%的村庄房屋几乎夷为平地,道路阻隔。武警甘肃总队陇南支队文县中队政治指导员戚涌泉临危不惧,带领官兵,用一腔热血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攻坚战。

第一时间吹响紧急集合哨

地震时,正在检查部队的戚涌

泉在第一时间吹响了紧急集合哨,组织中队29名党员,成立3路抗震救灾突击队,分赴城关镇元茨头村、大渡坝村和中庙乡中坪村进行抗震救灾。

此时,中坪村滚滚烟尘还没散尽,垮塌的房梁横七竖八,部分危房摇摇欲坠。“救救我呀,救救我呀!”混乱中,他听到从宿舍楼梯间废墟里有声音:“叔叔快救我!”

戚涌泉立即赶了过去。只见一个女孩双脚被一块砖混残墙死死压住,腰上背上堆满瓦砾。他急中生智,从废墟中抽了两根木棍,将木棍插入缝隙中,使劲把残墙撬了起来,用双手扒开女孩身子周围的瓦砾,又钻进去把头盔戴在女孩头上,却全然不顾自己的头被不时掉下的碎石、瓦砾击打。

生死关头,他带领官兵冒着余震从废墟中救出4个学生。

“共产党员跟我来”

戚涌泉还没来得及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火速赶往距文县县城25公里的甘树湾村。甘树湾村的房屋多依山而建,地震发生时,房屋因山体滑坡而多数被埋,不少群众被压在废墟下,呻吟声、哭喊声令戚涌泉焦急万分。

余震发生,听得有人喊:“有人被埋了,快、快……”只见一青年人被埋在一间农舍倒塌的房梁下。

戚涌泉不顾危险,大吼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第一个冲进危房中,用手去刨、去挖。

余震再次发生,只听战士孙建辉在一旁叫到:“指导员,快辙!”可是戚涌泉似乎没听到,一直鼓励被困的青年:“我们来救你了,再坚持几分钟,我们就可以把你救出来了。”

在他的带领下,官兵们经过18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从废墟中成功搜救被埋群众12人,转移伤员23人,疏散群众400余人。

“当儿的能不急吗”

5月16日凌晨,戚涌泉带领中队19名党员骨干组成的“先锋突击队”每人背负50斤的“救命粮”徒步向30公里外的黄路村挺进。搜救,运粮,转移被困群众,戚涌泉和官兵们冒着高温,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黄路村刘伯勇老人一个人住在山上,已受困多日,没吃没住,生命危在旦夕,戚涌泉带领6名官兵翻越三座海拔3000米的高山,将老人背下山送往医院。

大庄头村水源被毁,输水管道也在地震中被破坏,村里1200多名村民用水只能从几里外的地方去背。戚涌泉带领官兵和卫生防疫人员,连续3天冒着余震对附近100多个水源进行勘察检测,最终在泉眼沟半山腰发现了一处符合饮水标准的水源。接着,戚涌泉又带领官兵开辟出一条两公里的道路,把输水管道接到村里。通水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像过节一样高兴。

92岁的马有才老人问戚涌泉:“你们当兵的也是人,那么危险,你们咋不怕?”戚涌泉说:“百姓就是我们的爹娘。爹娘喝不上水,当儿的能不急吗!”听了戚涌泉的回答,这位在地震中家中房屋全部倒塌,两个儿子受伤都不曾流泪的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为了让灾区的孩子尽快重返校园,戚涌泉又带领中队官兵为6个村的小学搭建帐篷学校,使400多名小学生在地震后的第五天就重新走进了课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