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将永远铭记”

2008-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罗旭 我有话说

7月3日,群山环抱的小城理县,青松呜咽,江河含悲。昔日空旷的烈士陵园显得是那样拥挤。今天一大早,近千名当地群众自发来到这里,送别理县人民的好儿子、抗震救灾英雄、共产党员赵祥、陈健和唐超。

5月31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公安局民警赵祥、陈健和协勤人员唐超受上级指派,护送10名重伤员乘邱光华机组驾驶的直

升机前往成都接受治疗,因飞机失事,不幸英勇牺牲。日前,公安部追授赵祥、陈健两位民警为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四川省政府也批准追认赵祥、陈健、唐超三人为革命烈士。

层层叠叠的花圈、挽联,一直从帐篷灵堂里延伸到院落外。灵堂庄严肃穆,“沉痛悼念赵祥、陈健、唐超同志”的黑底白字横幅悬挂在正中,横幅下方是他们身着警务服的半身遗像。低沉、凄婉的哀乐声中,社会各界人士向烈士的遗像深深鞠躬。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3位民警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抢险救人,疏散群众,指挥交通,运送救灾物资,以全力以赴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和警务人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26岁的赵祥是理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5月12日,他途经桃坪乡的谢溪沟时,突遇地震。他马上就地组织抢险工作,抢救被埋压人员,紧急疏散群众,搭建临时安置点,全力为村民、游客提供帮助。16日凌晨1点,赵祥冒着生命危险,徒步穿越飞石笼罩的危险路段回到理县。在帐篷里找到自己的父母、妻子,他匆匆说了句:“看到你们我就放心了,我得马上到局里汇报工作。”就跑到局里报到,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老汉孟长贵一大早就从40几公里外的桃坪乡赶回理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赵祥一面。孟长贵的妻子地震发生时被埋在废墟里,是赵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把她挖了出来。一个多月来,孟长贵一直在找这位未曾谋面的恩人。他流着泪对记者说:“他是人民的好警察,可惜我都没来得及对他道声谢。”

30岁的陈健是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他2003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年年被州、县公安机关评为“先进个人”,并于2007年12月被任命为交通管理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

大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陈健就赶到国道317线上,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的危险,疏通道路,转移群众,救助伤员,有力地确保了抗震救灾运输线的道路交通畅通。“他整整连续工作了5天5夜,困了在车上趴一会儿,饿了吃口干粮,多少次死里逃生。”特勤中队队员王然哽咽着对记者说,“他是我们的好队长,是我学习的榜样。”

人间悲伤莫大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母亲悲痛欲绝:“地震后,他就没回过家。邻居对我说,‘我在路上看到你儿子了,只有眼睛在转,一身都是灰!’”老父亲怆然泪下:“我们家三代单传,最可惜他还没结婚,连点骨血也没留下。”“我儿子在理县都是个有名的帅哥,穿上警服特别帅。”说到这里,两位老人挂着泪花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自豪。

26岁的唐超是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协警员,各项工作都干得十分出色,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协警员”。

“如果没有地震,他将在5月18日参加入警考试,6月1日庆祝27岁生日,6月底开始装修新房,下半年和我一起迈入婚姻的殿堂……”他的未婚妻何显泣不成声。

地震发生时,唐超正休假在何显工作单位所在的彭州准备入警考试。地震发生后,回理县的道路交通中断,他就在当地报名当了志愿者,并想方设法,争取到押运救灾物资回理县的任务,于5月29日赶回家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5月30日夜,三位年轻的民警分别接到了第二天到成都出差的命令。第二天一早匆匆和家人打个招呼,就分别从家中出发去执行共同的任务,登上了“米-171”直升飞机……

“5月31日那天我就在现场,亲眼看着他们上飞机出发。知道他们遇难,理县全部人都在哭。这些英雄,我们舍不得呀!”羌族老大妈张秀文告诉记者,今天他们全家人都来到这里,送英雄走完最后一程。

张义琼带着7岁的小女儿专程来送别英雄,她说:“他们为抗震救灾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怀念。”

三位烈士的父母眼含泪水,默默地与前来送别的人握手。他们心里明白,自己的儿子对警察这份职业有着怎样的忠诚与挚爱。赵祥在地震前,连续上了34个夜班,1米80的大个子瘦得体重只有120斤。陈健为了实现从警梦,放弃了成都网通部门经理的高薪职位,26岁考回家乡当警察。唐超当了4年协警员,值了4年春节班,工作以来没和父母吃过一次年夜饭……

“他们是共产党员,是警务人员,做了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履行了人民警察崇高的职责。为人民利益牺牲一切,儿子不后悔,我们也不后悔。我们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英雄的父母这样说。

英雄已去,精神长存。“是人民警察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王光辉说,“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人民警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唱响了时代壮歌。他们的忠魂永远留在理县的青山绿水之间。英雄为国捐躯,人民将永远铭记。”(本报理县7月3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