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奥运科技汇荧屏

2008-07-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蓉 我有话说

奥运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

近日,一部好看的35集大型科普系列片《科技与奥运》正在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播出。作为观众,不管你是“体育迷”还是“体育盲”,看了这部每集20分钟的专题片,都能给你一个欣赏体育的全新视角,也能更深入地了解:每届奥运会都是先进技术和尖端装备的展示橱窗,体育竞赛的巨大需求反

过来又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百年奥运早已与科技结下百年情缘。

告诉你关于运动员的秘密

打破纪录、创造佳绩的运动员一直是奥运赛场上的主角。可是你知道吗,和运动员一起成为主角的还有科学技术。今天的男子世界跳高纪录已经达到2.45米,而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时,跳高成绩仅为1.81米。在电视片中,科学家会告诉你,人类的体能在这百年里并没有如此大幅提高的可能,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与其说是人类弹跳能力的增强,不如说是充分掌握力学原理,不断改进跳高技术的结果。

当奥运会跳高赛场上首次出现了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背越式”时,这种“背朝横杆面朝天”的跳法,让当时的人们发出了“不可思议”的惊呼,从此,这种“倒着跳”的姿势,不但把当时的成绩提高到了2.24米,也带来了跳高的一场革命。

从跨越式到滚式、俯卧式到背越式,人体由臀部过杆变为腹部过杆,重心越来越低,离杆越来越近。这就意味着更经济地利用已获得的腾空高度,减少弹跳能量的浪费,从而实现跳高成绩的飞跃。

如果说体育技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话,鉴别标准只能是符不符合科学原理。人是“万物之灵”,但人体的一切运动却必须遵循基本的力学规律。三级跳远中的“跑跳式”将有效水平速度保持到最后一跳,因此取代了“高跳型”技术;长跑运动中身体匀速直线性更好的“梅花鹿”式跑取代了大起大落的“袋鼠式”跑和快慢不均的“驼鸟式”跑;铅球投掷中加长做功距离的背向滑步技术取代垫步技术;体操和跳水动作中对身体转动惯量的精确把握,带来了花样百出的空翻和旋转;跳台滑雪运动中两只滑雪板呈V字形排开能在空气中获得更好的升阻比,因此取代了滑雪板的平行姿势。

看看片子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作迈步的动作?单双杠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只有横向的旋转,为什么后来会有轴向旋转?

《科技与奥运》通过百年奥运和科学技术一路结伴同行的历史,全景式地、系统性地阐述了科技如何一步步渗透到各项运动的细微末节,从而在整体上改变着奥运会的面貌。

体育器械的百年演变

人类文明因劳动工具的使用而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奥运百年间体育器械材料的变革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

你知道撑竿跳高运动员手里那根撑竿的演变吗?历史上第一个有案可考的撑竿跳高纪录是1.83米,而当竹竿取代木竿、金属竿取代竹竿后,撑竿跳高的成绩就变得节节攀升,而当1994年,布勃卡“揭竿而起”,把自己的身体撑向蓝天的时候,6.14米的高度,让人们真正领略了器械所创造的辉煌。今天的竞技场上,撑竿已经被更加轻便、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碳素纤维和多种复合材料所取代,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新兴材料的不断出现将使这项古老的运动展现新的前景。

再看看今天的自行车,几乎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现代奥运会诞生的年代,正是自行车的“黄金岁月”。从第一届奥运会起,自行车就成为竞赛项目,到今天,全碳素自行车不但自身重量轻,而且,为了减轻重量,胎内的压缩空气也换成了氦气。赛艇、雪橇、滑雪板等运动器械,其高科技的运用,也使这些运动为之面目一新。碳纤维制成的网球拍、羽毛球拍,使拍子的强度增加重量减轻;海绵拍的登场对乒乓球运动的意义更不待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材料、新工艺给体育运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看看运动员的“行头装束”,更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奥运会初创的年代,选手们在赛场上都穿着日常生活的便装,男子宽衣大袖,女子长裙及地。经过百年嬗变,今天的运动服已经成为服装行业中的“独立王国”,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选手弗里曼穿着被称为“第二层皮肤”的连体运动衣夺得女子400米跑金牌,她体验到了一种“切入空气”的欣快。号称“鱼雷”的泳坛名将索普身穿仿生技术的“鲨鱼皮”游泳衣在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一路领先,泳装表面微型棘齿产生的细小涡流能有效减少前进中的“压差阻力”。至于篮球明星乔丹脚下的“气垫鞋”,短跑名将约翰逊的“金缕鞋”,琼斯的“水晶鞋”,刘翔的“红色魔鞋”,都为公众津津乐道和耳熟能详。现代体育防护用具则从头到脚,一直“武装到了牙齿”。高科技新型材料和人体工程学、运动力学的结合,共同打造了体育健儿的披挂、战靴和征衣。

在体育运动成绩日益逼近人类极限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的竞争就是高科技的竞争,“技不如人”,也许首先是“科技不如人”。而科技和体育的“共生关系”,将继续伴随奥运会走向明天。

赵致真其人其事

这套几乎囊括了奥运会的所有项目――从田径到球类,从地面到水上,既有具体项目的解析,也有相关知识的梳理的专题片文稿全部出自著名科普作家、资深科普电视制片人赵致真,他既是总撰稿也是总导演。说起拍摄这部电视片的艰辛,他话不多,只是表示,如果意志稍微薄弱一点,就会放弃10次了。

在科普界,赵致真是个大名人。说他是一位真诚的科普人一点不假,说他有着深厚的科普情结也毫不含糊。1995年,在全国各电视台各类娱乐节目大行其道之时,他却在武汉电视台台长任上做出了创办大型科普节目《科技之光》的决定,为此,他投入巨资,顶住各种压力,让这档带有公益性的节目一直坚持至今。

打从中国申奥成功起,已退休的赵致真便萌生了制作一部大型科普系列电视片的想法。他要利用社会对奥运的关注,以体育为话题,让公众在观看奥运比赛时多看出一些科技“门道”,从而获得更深刻的奥运体验。

今天,“科技奥运”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体味“科技奥运”的内涵,我们在欣喜于高科技的“鸟巢”“水立方”之外,还通过这部《科技与奥运》,看到了体育各项运动中极其生动丰富的科学现象,看到了体育中的科学知识。难能可贵的是,赵致真深厚的文学素养,长期的实践活动,使他在驾驭这类科普题材时,其文字不仅是知识含量很高的科普佳作,还是情文并茂的优秀散文。

在这部电视片得以问世之时,赵致真说得最多的,是感谢那些支持科普事业的人,中央电视台、交通银行的支持,使他得以梦想成真,他在武汉的后任们的支持,使他得以调集精兵,组成团队。赵致真的同事们介绍,为了这部专题片,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挖掘百年奥运中许多经典赛事和有趣故事,他查阅大量资料,为了一些珍贵历史镜头资料,他“挖地三尺”地辗转从相关机构购买。这部专题片不但制作了大量精美的三维特技动画,摄制组还远赴欧美,作了大量实地拍摄和采访。方方面面的努力,成就了一部科普精品。

今年5月过后,经历半年多艰辛的赵致真忐忑的心稍稍放下了,样片在2000多名中学生中播放后的问卷调查表明,97%的学生表示欢迎和喜爱,专家们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在座谈时说,我们在课堂上学那些“角动量”、“冲量”等概念时觉得很枯燥,看了电视片就感到原来这些知识还真的很有用。他们说:“家长们为了孩子好好学习,平常不让看电视,但这样的电视一定会支持我们看。”著名科学家周光召给《科技与奥运》的题词:“通过科学欣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道出了这部电视片的制作初衷和宗旨。

如今,赵致真还担任着《科技之光》电视节目的主编工作,他说,他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不仅是奥运期间,在日常的状态下,这类电视科普片也能够拥有一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