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熊猫史诗(节选)

2008-07-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敏 我有话说

编者按:曾创作了《大迁徙》、《大拼搏》、《大毁灭》等“生命系列”文学的女作家方敏,日前推出长篇纪实文学《熊猫史诗》(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历时12年,20多次深入川陕等十几个大熊猫保护区,写成此作。作品由两条线索穿插进行:一条是熊猫物种300万年的演化史;一条

是熊猫与人类的关系史。在深入的叙事之后,作者更以审视眼光发出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天问”。在汶川地震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遭到破坏、正在重建之时,在“奥运熊猫”进京赢得世人关注之时,本版特节选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熊猫出国

1984年7月13号,美国洛杉矶市,烈日当头,气温高达41摄氏度。在洛杉矶机场上,却是人头攒动。人群中有洛杉矶市政府的代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哈默,洛杉矶与广州友好协会主席阿曼森夫人,还有一大群新闻记者,都在等待中国来的飞机。

说话之间,飞机的舱门就打开了,升降机就启动了,稳稳当当地放下来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晃动着两个大脑袋:毛茸茸的黑耳朵,憨楚楚的白脑袋,长方形的黑眼眶,亮闪闪的黑眼睛……“是大熊猫!两只!”

机场上,立刻沸腾。大熊猫永永和迎新缩回头,就坐上专车,去了洛杉矶的行宫――洛杉矶动物园的中国馆。

接风的酒宴是自助餐,每人100美元。贵吧?还轮不上呢!只能接纳1500人,就是15万美元的大餐,吃得完吗?

一位美国企业家说了:“中国的大熊猫受灾了,区区心意,拿去拯救熊猫。”说完,还又捐了25000美元。

说好了,在奥运会前后,永永和迎新可以在洛杉矶展出90天。消息一经传出,动物园就成了人山人海。上午九点半,大门一开,人潮就涌向中国馆,排起了长队。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好不容易排到了,却只能看三分钟。就这样,看了还想看,接着再去排队。

一个男孩,摸了一下永永的鼻子,就声称回去不洗手,要留下永远的纪念。一个女孩,听说大熊猫在受灾,就眼泪汪汪,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

永永和迎新去为23届奥运会开幕式剪彩。全世界的代表队就都吃了兴奋剂,还查不出来。特别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哈默先生,当场捐出10万美元,还口出狂言:“我要当大熊猫的爷爷!”

这一次挣了多少钱?几十万美元。就这样,永永――来自邛崃山的“妙龄少女”,迎新――来自岷山的“翩翩少年”,成为第一对打开禁区,出国挣钱的大熊猫。

老布的故事

布斯凯,法国人,世界银行组织派来的专家,保护区的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布。

1996年,于长青给GEF当保护区项目专家,就跟着老布到处走。那时候,于长青取得了动物生态硕士学位和保护生物学博士学位,又在东北的特产研究所,在新疆的布尔根河狸保护区,在中国林科院、三峡库区一共做了十几年的研究。应该是个理论扎实,涉猎宽广,经验丰富的专家了吧?

未必。跟着老布出去走上几圈,于长青就发现,在保护区的管理上,自己还差得远。

那一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向世行申请贷款,老布和于长青一起去考察。到了保护区,领导挺高兴,就开始汇报工作:我们没有偷猎野生动物的,没有盗伐树木的,没有蚕食领地的,也没有违背上级指示的……

一通汇报,终于完毕,喝口水,喘口气。

老布就问:“说了半天,你们有没有问题呢?”领导们立刻说,没有,没有,我们没有问题。老布笑了:“我这就回去写份报告,说武夷山保护区一切都好,不存在任何威胁因素,没必要考察,也没必要实施GEF项目。”领导们一听都懵了,还没谈贷款的事儿呢,怎么就要走呢?就请于长青问个究竟。

老布就说了:“我们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世行的GEF项目,是解决问题,既然这里什么问题都没有,也不需要解决。我们还考察什么?”于长青就向老布解释,这是中国的国情。要是保护区的领导讲出问题,就会影响单位得先进,就会有媒体曝光,就会被追究责任,就会被摘掉乌纱帽。所以,从上到下的领导,都怕暴露问题,老想捂着盖着。

老布耸耸肩,只好又坐下,耐心细致地给保护区的领导,也给于长青,讲出一番道理:保护区有偷猎和盗伐的现象,这很正常,就像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就会有杀人犯和小偷一样。你捂着盖着,只能让问题发展得更严重,到最后,你还会受到谴责,保护区的损失也更大。那么,你该怎么对待问题呢?

首先,你要去发现,然后就要去解决。比如,你发现了一个偷猎点,是通过这条小路进来的,你就要在这儿安排巡护员,加强巡护,切断偷猎者的来路。那么,你就可以算一算,在这儿建一个哨卡,需要多少经费。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光有这个哨卡还不行,你还得进一步调查,为什么这个村子会出现偷猎的?是因为生活穷困吗?如果是,你就要想办法,帮他们寻找致富的出路,解决生存的问题。再算一算,这又需要多少经费。

第三步,如果是因为有游客来吃野生动物,有饭店收购野生动物,你就要进行宣传教育,还要有奖罚分明的制度,这又是一笔经费,需要预算。

最后,你把所有的措施综合起来,就是一个项目,就可以合情合理地要到经费,就可以解决问题。

保护区的领导一听就明白了,就把拟好的管理计划交出来。老布看完,又皱起了眉头。这哪里是管理计划?简直就是建设计划!

老布就说:“我在中国走了好几个保护区,都和你们一样,都提出来,要修路,要建保护站,要养多少人。所以,要多少钱。为什么要修路?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建设?保护区管理不是搞城市建设,那会对野生动物形成新的威胁因素,我们的目的不是让人更省事更舒服,而是要如何达到保护管理的目标。”

保护区的领导又懵了,没办法,都是思维定式惹的祸。

保护生物学

顾名思义,保护生物学,就是保护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生存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学问。在中国,保护生物学一经传入,就引起了关注。一个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既养好人民又保住生态?

那一年,邛崃山深处住着一户王姓农民。一间木板屋,独门独户,要想串个门,买点生活用品,就得翻山越岭,走10里山路,到蜂桶寨保护区,或者再走远一点,到宝兴县城。

眼看就要过春节,老王专门去宝兴县城买了年货,一家人都盼着过个好年。没想到大年二十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年货被偷吃了。水果糕点肉,一块不剩,满地掉渣,不但偷了吃的,还偷走了锅盖、木盆和水瓢。

到了晚上,一家人躲在屋子里,拿着棍子,举着菜刀,等着小偷出现。天刚黑,小偷又来了。好大的个头,晃晃悠悠,从从容容,就像回娘家新媳妇。走近了,看清了,嗨,不是野猪是熊猫!

一家人就泻了气,大熊猫,背上背着中央的红头文件呢,谁敢打?打了要判刑,要偿命!

不敢打就算了?年货就白吃了?大年就不过了?媳妇埋怨孩子哭,老王心里也别扭。实在想不通,就去了蜂桶寨,找保护区讨个说法。

这一找,还真找对了。保护区说,熊猫偷吃我们管不了,你家的年货我们赔。保护区还说,再给你一点钱,多买点粮食放着,冬天天气冷,山上食物少,熊猫饿了才会到你家,别把熊猫当小偷,要当客人。

领了钱,买了年货,老王回到家,前前后后这么一说,全家都高兴。吃就吃了吧,这不又有了?来就再来吧,咱就把它当贵客。

打那儿以后,熊猫就成了老王家的贵客。每个冬天都来,大摇大摆,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也不客气。一晃就是十多年,吃掉了老王家的200斤粮食,800斤骨头,20斤白糖。

“老王家不是穷吗?哪儿来的?”当然少不了保护区的补贴。“要是保护区不补贴,老王一家怎么办?”别问我,去问保护生物学。

中国的先哲孟子说过:“当尧之时……草木畅盛,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就这样,人类和“禽兽”们分离了,几千年。

现如今,人类又幡然醒悟了,又想和“禽兽”们重修旧好了,却没有了尧舜,也不能用火。就有了亡羊补牢的决策,就有了自然保护区,就有了保护生物学。

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呢?“别问我,去问保护生物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