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振奋中国 感动世界

2008-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华 我有话说

7月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采编室党支部书记陈芸仍在四川灾区采访和组织报道。就在前一天,这个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8个人,4个记者4个编辑,全都是共产党员。2000年组建以来,多次获得中直机关、北京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称号;作为一个深度报道栏

目,“新华视点”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社党组的领导下,从支部书记到普通党员,包括其他新华社的记者、编辑,冒着余震频发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短短一个多月,通过“新华视点”栏目向中国、向世界播发了60多篇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的深度报道,振奋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快速反应――给世界一个响亮的声音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新华社的领导们,他们当即决定: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到达灾区,向世界全方位报道灾情和救灾情况,并同步进行深度报道。由于灾区通讯中断,社党组作出在成都设立抗震救灾前方指挥部、贴近一线指挥组织报道的决定。深度报道的任务落到了“新华视点”头上。

地震发生一个半小时后,记者田雨奉命奔赴一线。当晚他用手机口述发回了7条快讯和简讯,第一时间报道了国家地震救援队的动态,报道了灾情。

出于责任意识和职业敏感,陈芸马上意识到,当晚就应组织一篇“新华视点”。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急切地想知道震区更多信息,想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应对举措。然而,派出的记者一到灾区就失去了联系,编辑们不停地拨打记者手机。22时左右,新华社领导部署了“视点”稿的写作,要求尽可能展现都江堰、北川、汶川、茂县、理县受灾和救援情况。时间很紧,陈芸与后方记者研究了主题,然后紧张地收集、整合、加工各方信息。13日凌晨3时17分,第一篇全景式的纪实报道《一切为了震区人民的安危――紧急救援向汶川集结》向海内外播发。报道在第一时间记述了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以及各路救援队伍向汶川集结的情况,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执政能力和爱民、亲民、为民的执政理念,赢得了海内外赞誉。

5月13日夜,采编室副主任、支部委员汪金福到达成都。在余震不断的日日夜夜里,他为记者出谋划策,精心“打磨”一篇篇深度报道。紧接着,记者李柯勇又奔赴前线采访。陈芸、傅刚、唐小可、宋振远、陈芳等后方编辑们周密策划,依靠全社记者,每天一个主题,快速反应,《30多个小时的艰难突破》、《震后三日,废墟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当汽笛鸣响的那一刻――写在汶川大地震后的全国哀悼日》、《一切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写在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泄洪之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国人民支援抗震救灾全记录》、《破解灾后重建“七大难题”》等等,每一篇,在抗震救灾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上,向世界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构成了这场伟大斗争的全景。新加坡《联合早报》写道,“中国媒体这一次真正掌握了在世界公众面前的话语权,它不仅为中国政府和媒体赢得了国际信誉,也让一些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这中间,有着“新华视点”采编室党支部全体成员的贡献。

牢记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32岁的记者田雨,第一个被派往灾区。回京10多天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仍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悲壮的情愫中。“地震的破坏性超过了我的想象,只能用四个字:至痛至惨。在灾区采访的日子里,每一天我都在为那些死去的同胞悲痛,为损毁的城市伤心,更为那些震后余生的人欣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记者,他告诉自己必须坚强,要把抢救生命现场的感动传递出去,要把灾区感天动地的事迹报道出去,让全国、全世界更多的人关注灾区、帮助灾区,让灾区人民知道全国人民和他们一起在战斗。“这是一个党员、一个记者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

田雨记忆最深的是“在泪水和悸动中报道了令亿万中国人感佩不已的谭千秋老师”。5月14日,这篇标题为《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的报道迅速被全国232家纸质媒体采用,各大网站和网络论坛竞相转载,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田雨告诉记者:“我们想通过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激励所有中国人,为我们经受巨大苦难的民族蓄积生的力量。”他说,“爱和坚韧”是记者在灾区采访期间最深刻的感受,那是一种努力从废墟瓦砾中积蓄更强生命力的坚强。“党员在救援工作中,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那个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员责任,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

李柯勇是“新华视点”室的另一员勇将。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他刚从珠峰营地回到拉萨,领导考虑到他刚在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呆了20多天,要好好休息,他却连续数十次通过手机短信向领导请战。5月17日,他经过千辛万苦到达重灾区映秀镇。置身于断壁残垣之间,看着一具具冰冷的躯体和一张张被灾难惊呆的面孔,他痛楚难当、无法释怀。在映秀的四天,从为抢救一个个微弱生命可以几天几夜不合眼、不惜流血流汗的搜救队员身上,从强忍失去亲人的悲伤、奋力营救他人的英雄们身上,从面对死神、从不放弃生的希望的幸存者身上,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他,写出了充满感情和感悟的稿件。

后方编辑接过前方记者的感情和感悟,把它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支部委员唐小可告诉记者:“悲痛、感动、牵挂,是我们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把我们凝聚成为一个整体。”正是这种情感催生出强烈的责任心,在这里,每天超负荷工作是“规矩”,能上前线是荣誉。采编室的8位同志,有5位前往灾区工作,至今还有两位坚守在一线。

“作为新华社一个深度报道栏目,我们有一个信念,就是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灾害事件面前共产党员不能缺位、‘新华视点’不能失语。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永远为党和人民鼓与呼,这是新华社党组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陈芸这样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