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厦门:处处盛开“文明之花”

2008-07-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通讯员 纪菁 我有话说

红花绿树,蓝天白云,又被大海揽入怀中――这就是美丽的厦门,城在海上,花园之城!

厦门的自然风景之美,让人流连忘返。但最打动人的,是厦门繁茂灿烂的“文明之花”!

风雨里有人嘘寒问暖

“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它们给贫困家庭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这些特殊超市遍布厦门各区――只要凭相关证件就能领取所需要的物资,它是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使多方受益,开辟了扶贫济困新模式。

需要帮助的人,在厦门能得到真诚的帮助。无论事大事小,厦门人都是认真对待,伸出援助之手。每到高考时,厦门满城尽是“高考爱心车”。好几百辆的“高考爱心车”流动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载着上千名考生奔赴考场。考生家长林先生说:“‘高考爱心车’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

考生有爱心车,老人也有敬老车。全国第一辆敬老车就是从厦门驶出的。不久前,厦门借助电信网络,在志愿者和空巢老人之间建立快捷联系通道,设置了“电话平安铃”。装了“平安铃”的空巢老人,只需拨打固定电话或小灵通上的快捷键,就能迅速与结对志愿者取得联系,获得帮助。

让农民也享受城里生活

“谁说农村文化生活不如城?!”,厦门农民说这话时底气十足。目前,农民文化艺术展示活动正紧锣密鼓在农村上演,活动以“新农村、新农民、新跨越”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农民舞蹈、农民戏曲、农民技艺、农民文学等七大方面的成果。

厦门乡村文化活动好戏连台。被老百姓誉为“温馨海沧”的海沧区,文化常下乡,而村民们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变成了演员。

翔安区在全区393个自然村全面推行废除“民俗日”宴请活动,一年下来为村民节约开支7400多万元。

有了这些好经验,厦门就及时召开乡风文明现场会进行推广,还把印有公民道德的5000本挂历送到农民手中。

全市都行动起来。全市有26个部门现场提供了各类政策法规及维权咨询,开展义诊和疾病预防宣传。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为农民兄弟姐妹捐赠图书活动”,为32个农村图书室捐赠图书5万多册。

厦门的“红十字惠民门诊”已延伸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困难的五保户,也能享受城里一样的服务。

生活环境好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就连看病也不用愁了,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说:“乡村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外来工的第二故乡

许多离乡背井来到厦门的外来工,渴望融入这座美丽而陌生的城市。一开始他们忐忑不安。渐渐地他们就被厦门的关怀“包围”了,他们感到很满足。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已经把厦门当故乡了。”上百万的来厦务工人员,正陶醉在厦门“制造”的平安和幸福里。

来厦务工人员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由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等共同主办的“厦门首届打工节”,让今年的来厦务工人员在新年的第一天就过上了别样的节日,活动凸显了“你我都是厦门人”这一温暖人心的主题。厦门还举办了“2007厦门打工者最信赖的十佳雇主”和“2007厦门十大打工先锋”评选活动,开展了来厦务工青年大型婚介活动、“春风行动”等近20项活动。

有一半以上的来厦务工人员生活在湖里这一区域。承载着众多来厦务工人员希望的湖里开起了厦门第一个文化夜市,还把“文明服务超市”开到了来厦务工人员家门口,外来员工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这里学习政策、文化、法律等。一支由区文明办、司法局、文体局等及各品牌企业组成的强大的服务队伍,为他们提供咨询或答疑解惑。每逢周二、四、六,各企业的许多外来务工人员,自发地聚集集美区北区文化广场,参加卡拉OK、街舞、交谊舞、棋类、武术等活动。翔安区还专门针对外来员工出租房推出了“星级服务管理”模式,让他们住得放心又舒心。

文明之花既在厦门处处盛开,也在异地灿烂绽放。

在厦服役的边防战士吕江华老家在江西,他在休探亲假时,全力帮助抢险救灾,江西有关部门给厦门有关单位写来了两封感谢信。吕江华说,不应感谢我,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反而我应该感谢,感谢厦门,感谢厦门人。他说,来到厦门的第一天,看到天那么蓝、地面那么干净,看到人们那么守秩序,自己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城市。他说,第一次走出部队,想到鼓浪屿看看,厦门人的文明素养让自己大开眼界――不管走到哪里,一问路总会有人热心指引,甚至带他到公交车站。他第一回参加马拉松比赛安全保卫时,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看到他和战友们执勤很辛苦,自发送来了水和面包,那一刻,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