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论集萃

2008-07-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

王利华在《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刊于《南开学报》二○○八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采用社会生态史的立场,对端午风俗特别是饮食和防疫习俗进行新的考察,可以知道端午风俗根植于古老的“恶月”观念,其主题是通过各种活

动,顺应时气之变化,应对溽暑季节不利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威胁。作为端午的标志食品――粽子“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和因屈原而作等说法,均系后人的曲解和附会,实则具有古老悠久的南方饮食文化渊源,其产生和流传的情况反映了饮食方式与风俗对于生态环境的密切依存关系;以避邪、止恶、驱毒和防疫为主的端午民俗事象非常繁杂,但具有其内在的文化逻辑,既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亦反映了古人对环境威胁的认识和应对。

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

罗志田在《斯文关天意: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对对子风波》(刊于《近代史研究》二○○八年第三期)一文中指出,一九三二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变革引起了争议,这一事件本身需要进行史实的重建。中学国文教育是双方的共同关注点,考试中的“对对子”的确为出题者陈寅恪所侧重,期望借此防止国语不国和传统不传,并希望以大学入学考试的创新来推动中学国文教育的改变;但反击的“社会”舆论却强调国立大学入学考试的方式应与中学国文教育的现状保持一致,并不断诉诸“国家”的权威。正是“社会”对“国家”的监督以及对“国家机关”职责的强调,迫使后者做出了让步;而“社会”对“国家”的监督又并非以对立的姿态出现,反而是在代“国家”立言,要求后者维护“中国教育行政的统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