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广东增城非均衡战略推动错位大发展

2008-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张玉玲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张玉玲)各地因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也各不相同,用单一的GDP量化指标,只能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近日在广东增城市召开的“科学发展南方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上百名专家对增城市的“非均衡战略”进行研讨,认为全区错位大发展的
发展模式是广东省乃至全国协调发展的一个大胆实践。

增城地处平原丘陵地带,既处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又毗邻粤北山区的广袤乡村。针对这种自然条件,增城市从2002年明确提出了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依据“南部工业发达、中部生活设施齐全,北部自然风光秀丽”的实际情况,把增城分为南部工业区、中部文化产业区、北部生态旅游区进行规划发展,并明确提出北部生态保护区绝对不发展工业,要关停所有污染型企业。

北部地区3个镇800多平方公里禁止发展工业,要发展成旅游区,资金从哪里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2002年起,增城市通过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每年从南部工业镇税收超收返还额中提取10%给北部山区镇。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反哺北部三镇,使北部搞好转移农民和教育、治安等社会事业,并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北部发展都市农业和搞好生态旅游业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一套更有针对性的政绩考评机制也应运而生,各个地区根据定位区分考评侧重点。北部只考核农业和服务业产值,不考核工业;南部镇则侧重考核工业总产值;中部侧重考核现代服务业和城镇功能配套能力。

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增城三大功能区错位发展、集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已初步形成,这种新发展模式使增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10亿元,是2000年的3倍,财政收入是2000年的10倍。

朱泽君说,在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撑下,北部陆续关闭了100多家小水泥厂、97家小型洗漂印染企业和200多家采石场。增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比2002年下降0.3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踏入增城市,一股绿意扑面而来,满眼都是醉人的绿,绿树丛中掩映着一幢幢红顶白墙的房屋,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广东,如此生态环境弥足珍贵。

在此基础上,增城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规划:从2008年到2012年内在全市辖区内可建公园或变成公园的区域推进公园化,规划建设150个各类型的生态公园,建设50公里的健身单车道和20个旅游驿站,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5%以上,实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村中、村在园中”的蓝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