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词工作要体现时代要求

2008-07-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晖 我有话说

翁宇庆

冶金行业有着良好的名词工作传统。即使在今天,这种传统都是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近距离感受并推广这种学术传统,笔者采访了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第二届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翁宇庆。

术语释义非常必要

第二版《冶金科技名词》将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词条释义,以保证每一个名词都有确切含义。很多长期从事名词工作的编辑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要写清楚每个词的确切含义很不容易。翁宇庆认为:“释义不仅仅是编辑的工作,首先应该是各行业专家的事情,我希望专家们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字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譬如在材料科学中涉及一系列名词,板材就有‘薄板’、‘厚板’、‘中板’、‘特厚板’之分。有时候使用者需要知道这些词的确切含义,比如‘薄壁管’、‘厚壁管’该怎么区分。名词审定就要对这些名词进行量化和释义,这对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也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年轻一代使用规范科技术语的情况,翁宇庆表示了担忧:“年轻一代容易把科技术语看得很淡,对很多术语了解不深入。比如‘应变’这个词,有的同志在做博士论文时还犯错误。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交流来讲,不是件好事。”

科技术语要“走出去”

“无论在数量还是技术含量上,中国在冶金的很多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冶金业的一举一动在国际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超细晶钢项目来说,技术的最初设想源于日本,但是由中国最先将其变为现实。”翁宇庆自豪地说:“当时国际上期待中国出版一本关于超细晶钢技术的书,我想,首先需要解决科技术语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交流需要共同语言,规范的科技术语就是这样一种特殊语言。”

翁宇庆找到亲自主持编撰的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专著《超细晶钢》,翻开书末的中英文术语表告诉我:“这里面的每一个词都能找到权威出处,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冶金科技名词》一直是我案头的重要参考,我真心希望由我国冶金权威专家审定的名词能得到广泛应用。”

翁宇庆非常支持全国科技名词委近年来逐步开展的多语种术语数据库的开发工作,他认为可以以多语种为途径,在中国与国外科技工作者之间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对于很多钢铁品种而言,世界需要向中国学习,要参照中国的名词书,这就等于说我们的钢铁名词已经进入世界文库、世界词汇库,成为世界的科技术语,这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术语要反映时代进步

翁宇庆对《冶金科技名词》的修订工作有着特别的期待。他曾在第二次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时表示,冶金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个3M学科――矿业(mine)、冶金(metallurgy)和材料(materi-al),第一版《冶金科技名词》就是按照这样的框架审定的,第二版的审定也基本遵循这样的框架,但是有必要增加一部分内容,比如冶金资源、冶金能源、冶金环境等。

为什么要添加这些内容呢?翁宇庆娓娓道来:“以前我们所说的冶金资源指的是纯粹的‘矿’,但是现在的资源还包括废物循环利用,即循环经济,用一个流程中的废物作下一个流程的原料。”

为了便于理解,翁宇庆给我举了例子:“冶金行业中出现一些新名词,比如‘干熄焦’。传统来讲,煤被加热后变成焦炭,用焦炭来炼铁,需要用很多的水把焦炭冷却下来。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把焦炭装在一个罐子里,加氮气强制冷却,这样焦炭变凉了,氮气变热了,然后用热的氮气去发电,再用凉了的氮气冷却焦炭,这样做不用水还发了电,能耗降低了,大大节约了资源,所以被称为‘干熄焦’。像‘干熄焦’这样的反映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遵循节约型发展方针的新名词当然要收录了。”

关于冶金环境、冶金能源名词问题,翁宇庆解释道:“冶金的过程是能源转换的过程,煤变成焦炭,用焦炭来炼铁,最终除了产出铁,还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容易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大量排放造成酸雨,而且还容易形成大量粉尘,因而要重视冶金环境问题。冶金过程里,在产生二氧化碳之前,还会产生大量煤气,因而这还是一个煤气转化的过程,对其中产生的煤气加以利用,既丰富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这些术语伴随冶金过程产生,在一般的能源或环境名词里不一定被包含,因此翁宇庆认为应该在修订时有所增加。“技术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冶金名词工作同样要求进步。冶金行业在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后,如果能将其反映到名词工作中,这就是一种进步。”(摄影:邬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