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油价对国际关系的潜在影响

2008-07-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建友 我有话说

最近几周来,国际原油价格呈大幅上升趋势。上周四即7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竟一度飙升至每桶145.85美元,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处公布的数据,欧佩克原油一揽子平均价当天也达到每

桶140.73美元。近日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位于每桶136元美元以上的高价位,这一价格比今年年初上涨了约50%。国际能源专家大多认为,国际油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会有起伏,但其继续上涨的整体趋势在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有的国际石油专家近日就油价上涨的趋势发表评论指出,鉴于石油拥有的战略性商品属性和政治因素,持续攀升的高油价不仅将对国际关系的互动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产生潜在影响,并有可能对未来国际关系架构的变化甚至重组产生微妙作用。

上述评论并非危言耸听。高油价对国际关系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将首先表现在世界主要产油国如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等国国际地位的增强上。美国有专家就此指出,随着油价不断飙升,大量权力已转移到产油国,这种转移隐含的政治意义令人担忧。他们不仅担心世界产油国在国际关系架构中的政治经济影响力逐步上升,并对依赖进口石油的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政策走向受制于上述国家的可能性忧心忡忡,他们甚至认为,高油价的走势在某种程度上必将会削弱美国在多个国际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建议美国必须设法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新闻周刊》前不久发表文章指出,“我们需要在美国,其中包括在阿拉斯加扩大石油开采。虽然我们无法通过开采本国油气田资源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可以增加石油供应量,从而减轻全球石油市场的价格压力。”

其次,高油价将对国际关系的互动产生某种微妙或带有务实倾向的影响。美国一家研究全球事务的研究所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即便国际油价保持在每桶100美元,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的石油储量也将净赚近8万亿美元。石油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政治商品,成为某些国家在纵横捭阖的国际关系中推行自身外交政策或对非友好国家制衡的工具。

最新一轮油价飙升以来,有关石油问题的国际会议先后在沙特阿拉伯和西班牙召开,产油国和消费国就石油价格和国际能源消费趋势等人们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加深了对相互立场的了解。上月中旬在日本举行的8国集团财长会议虽就当前的石油涨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要求产油国生产更多的石油来稳定油价并减轻世界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但由于对油价上涨原因存在分歧而推迟了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8国集团中的多数欧洲国家认为投机资金进入石油市场是造成近期油价飙升的主因,而美国则认为,国际油价迅速提升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大量需求有直接关系。尽管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分别比印度和中国多34倍和12倍。

在日本札幌举行的8国集团峰会8日也就抑制油价飙升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全球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和粮食价格居高不下表示强烈关注。会议呼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耗国共同承担责任,并表示将采取措施促进石油生产国与消耗国之间的对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