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执政必“执军”

2008-07-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执笔:齐彪 我有话说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党应不应该牢牢掌握军队、如何看待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等问题,一直存在着“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论调。深入研究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我们认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党执政的要求;不仅反映共产党执政的特殊规律,也反映人类社会和政党政治的共同规律。

“军队国家化”是虚幻的悖论

执政者掌握包括军队在内的国家机器,是执政的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是执政?简言之,就是执政者对国家政权的掌握和领导。执政者在君主政治下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及皇帝个人,而在政党政治下则必然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党这一政治集团。执政者正是通过对包括官吏和军队等国家机器的掌握来行使其执政权的。没有国家机器的支撑,执政就是一句空话。

军队在国家机器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着执政者必须把执掌军队放在重要位置,执政必须“执军”。在任何国家,当执政党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都必然动用军队来巩固和保卫其执政权。当代许多国家政权的非正常更迭,都与军队不服从执政党的领导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执政者、国家机器、军队这三者中,执政者处于决定的地位,而包括军队在内的国家机器则如列宁所说,“和生产资料一样”,是执政者实现其执政目的的“工具”。执政者的政治性质决定着国家和军队的政治性质。奴隶主阶级执政决定着其国家军队是奴隶主阶级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执政决定着其国家军队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执政决定着国家军队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执政则决定着其国家军队是工人阶级性质。

不可否认,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国家的性质。即是说,军队既具有从属于执政者的政治性质,又具有作为国家政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性质。但军队的国家性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同样是由从属于执政者的政治性质决定的。军队一旦脱离了执政者的掌握,就会成为现存国家政权的异己和破坏力量,也就谈不上其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性质。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在政党政治条件下,只有军队受执政党的领导和控制,才能保证军队为国家利益服务。军队能否有效地置于执政党的掌控之下,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民族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军队国家化”论调主张的军队脱离执政党的领导而成为纯粹的国家军队,是一种虚幻的悖论。

我军事领导制度的鲜明特色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在军队中设置的各级组织,使之成为各级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从而把军队牢牢地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一军事领导制度之所以深植于中国土地,最根本的原因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军权掌握是中国政治的关键,这一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这一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军权由个人掌控向工人阶级政党组织掌握的历史性飞跃,使军队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根本上消除了军阀政治生长的土壤。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

西方军队自称是“国家化”的军队,“军队国家化”论者也把西方国家军队领导制度当做“国家化”的样板。而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没放弃过对军队的掌控。它们所说的文武关系,其实质就是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所信奉的“文主武从”的信条,也就是政党政府掌握军队的原则。与我们根本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执政党管领军队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通过政府、议会这一中间环节进行的,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轮替性的特点。随着政党的轮替,政权的交接,军队的控制权也随之转移。但由于西方国家的政党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军权的易手并不改变军队的政治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国家所标榜的“军队国家化”只不过是政党间接、轮流控制军队的一种方式而已。

历史充分证明,西方国家的所谓“军队国家化”的军事领导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实现执政党使命的根本保证

任何执政方式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执政者的宗旨使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军队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是人民根本利益之所系、中华民族复兴之所求,决不是“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论者,从狭隘立场观点出发所攻击的“挟一党之私”。

党的宗旨使命就是军队的宗旨使命。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本质上说,是建立在这种党和军队宗旨使命高度一致基础上的“无条件”领导。党绝对领导军队、军队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不是以利益满足、利益要求为其先决条件的。党不是利益集团,军队也不是利益集团,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党和军队这种利益指向的高度一致性,是党对军队能够实现这种“无条件”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因。

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不同国家现代化可以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以及多种模式下推进和发展。就政党制度来看,既有两党、多党体系下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又有长期坚持一党执政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对于后发的现代化国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无论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如何,许多是在一党长期执政,相应地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军队处在牢固掌握之下取得巨大成就的。分析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党长期执政有利于建立强有力的政治核心,这是民心得以凝聚、国力得以集中、赶超战略得以实行、武装力量得以牢固掌控、社会稳定得以长期保持的根本保证。否则,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还可能会陷入混乱和倒退。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通过研究认为,在现代化水平低的情况下,一党体系(一党长期执政)可以是强大的,也可以是弱小的,而多党体系(多党轮流执政)总是弱小的。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一党体系往往比多党体系更稳定,多党体系进行现代化的国家比一党、一党为主或两党的国家更易遭受军事干扰。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既面临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相近的共同问题,又有自身特殊问题。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大”,是一个“超大社会”的国家,我国的政治体系必须具备整合这种“超大社会”的强大功能。在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中,我们既要面对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许多方面的压力,又要面对国内改革和发展的许多挑战,还要面对多种安全威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等许多严峻问题。这要求中国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政党领导。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这一历史重任,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军队国家化”认为只有军队脱离了党的领导,实行了“国家化”,才能推动民主政治。这既脱离了中国的现实情况,也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推进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