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奥运情结”

2008-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宁可 我有话说

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开幕了,人们热切地期待着它。看到电视上热火朝天的火炬传递活动,可以想到那将是一场令人振奋的盛典。

我的“奥运情结”由来已久,那还是上世纪30年代中期在南京读小学的时候

。时间虽已过去了70多年,儿时的记忆却还没有被岁月磨平。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也是一个愤懑的时代。但是,在沉默和悲愤中也不免闪现一抹亮色――那就是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当时小学生的体育运动不外是跳田鸡,“挤油渣”,再加上踢小皮球。记得音乐老师还教我们唱过一首踢足球的拉拉队歌,歌词忘了,曲调却至今还记得。

关于真正的体育比赛的消息,当时只知道有华北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好像中国队在篮球上有过一点表现。另外,曾听同学津津乐道足球球王李惠堂,说他一记劲射把英国队的球门网都射穿了。这其中想来也添加了几分爱国色彩。到了1936年,新的一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了。中国组织了一个空前的代表团参赛,报刊上大肆渲染美人鱼杨秀琼、短跑健将钱行素等如何如何,好像对他们寄予了很大希望。结果呢,全被淘汰了,除了撑竿跳运动员符保庐外,别说名次,连预赛都没有一个人能通过。代表团出发时的一片欢腾和期望转瞬变成了失望和沮丧,还出现了大量的嘲讽文字和漫画。印象最深刻的漫画是一群运动员在操场上推一个大鸭蛋,还有一个篮球运动员坐在球筐上向着地下的一堆鸭蛋发呆。体育的落后使中国人近代以来的屈辱又添上了新的感受。

再一转眼,全面抗战爆发了。中国人背着沉重的负担,走过了八年抗日救亡的艰苦历程。那时我在后方上中学,体育老师告诉我们,刘长春百米短跑记录是10秒零7,而欧文斯的短跑世界记录是10秒零3,如果我们要是跑进12秒就很好了,跑到13秒也不错。但是,当时我们没有一个人跑进13秒的,对于我们来说奥运始终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体育运动也开始了艰难跋涉的新历程。1950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中国只选派了一个游泳运动员吴传玉参赛,但在会场上终于升起了五星红旗。当时的情景同1932年中国唯一的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境况一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参加奥运会的权力曾经受到过一些阻挠,但是中国的体育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那是从一个小球――乒乓球开始的。早期乒乓名将姜永宁、傅其芳、王传耀、杨瑞华、容国团、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周兰荪、张?林、孙梅英、邱钟惠、林慧卿、郑敏之,后来的游泳健将穆祥雄、跳高选手郑凤荣、朱建华,还有六连冠的中国女排,以及台湾运动员纪政和铁人杨传广等,都创造了各自的辉煌,他们的名字在当时脍炙人口,并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体育运动史的光荣榜上。

风云变幻,走出文革阴影的新中国,终于胜利地参加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此时距离刘长春1932年参加上一次洛杉矶奥运会已经整整52年了。人们永远忘不了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射击选手许海峰。此后参加历次奥运会的选手成绩越来越好,也为祖国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荣誉,体育的腾飞是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生动反映。

从参加奥运到举办奥运,中国已经经历了70多年的期待和努力。现在,人们带着热切的心情,期待着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热切期待着参加奥运的中国选手创造出辉煌的成绩,为体育事业增光,为中国加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