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恨歌》:用大爱大美舞动千古绝响

2008-07-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文艺橙 杨永林 我有话说

“震撼之处撼人心魄,哀婉之处牵人情怀,激情之处荡气回肠,浪漫之处发人遐思。”

――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词作家刘麟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舞剧《长恨歌》剧照。本报通讯员王乐摄

繁星闪烁,一轮弯月半挂中天;骊山脚下,九龙湖畔,唐明皇与杨贵妃曼舞月下,互诉衷肠……在现代高科技的光影流变中,天地无距,古今轮换,历史变成现场,把人们拉回到千余年前。这就是被誉为“大爱大美”的我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的演出现场。在文化胜地华清宫,无数来这里游览的观众从中享受了精彩纷呈、回味无穷的文化盛宴。

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

舞剧《长恨歌》以骊山为幕,华清池九龙湖为舞台,把华清宫园内的亭、台、楼、阁,榭、廊、殿、宇及四周的花草垂柳幻化为舞美元素,16组4千瓦投影灯在宽600米、高300多米的山体上,配合场景投射出不同画面,顿时变山为穹,化水为台,时而莺歌燕舞、华丽壮观,时而花前月下、美轮美奂,时而繁星点点、如诗如梦,时而金戈铁马、气壮山河……“舞剧巧妙地将这些自然元素与科技手段为杨贵妃浪漫的爱情主题所运用,使每一个舞段都有可看的地方,都赏心悦目。”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舞蹈家左青赞不绝口。

整场表演借助国际领先的灯光设备、亚洲最大LED显示屏、中国最大的水中升降多变彩色舞台,以及从美国引进的火海技术,把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婀娜飘逸、“玉楼宴罢醉和春”的千娇百媚、“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百般奢华、“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惊心动魄和“婉转娥眉马前死”的催人泪下演绎得淋漓尽致。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冯双白惊叹:“这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演出!它以真山真水真故事为背景,用神奇的手段把历史传说中的骊山点活了!将一个人人都想看一看、都想试一试的温泉给温热了!”

如果说古人作诗是妙笔生花的话,那么今人造剧则堪称“妙手回春”。一代君王与自己的爱妃、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大喜大爱与大悲,在幻化的舞剧中得以完美再现。正如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蔡体良所说:“那段历史、那些人物,在脑中活生生站起来了!”

“在很好地保护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的历史遗址的同时,让沉寂的、静态的遗址背后生动的、伟大的、令人敬重的文化鲜活起来,这就是我们推出舞剧《长恨歌》最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靠近。”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兼《长恨歌》总策划张小可谈起这部剧来,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据介绍,《长恨歌》于2006年公演,之后每年4月―10月,每晚在华清宫上演,至今已演出300余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我们挑战了舞剧的一般规律”

斥资亿元打造出来的实景舞剧《长恨歌》,从创意到表现形式都显出“先声夺人”的气派。大写意与工笔画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它独具匠心;舞剧与实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更赋予了它强烈的个性色彩。然而张小可告诉记者,《长恨歌》在三年前创意时,并不那么理直气壮,而且“犯了舞剧的大忌”。

众所周知,舞剧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室内剧。主人公围绕故事情节有许多情绪和情感表达,但这种表达在一般情况下无法只依靠肢体语言来实现,必须借助于人物表情等细腻的情感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舞剧在一般意义上应该是室内剧,观众必须近距离体会和欣赏,才容易跟随演员把情绪带入剧情;同时这一剧种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受众人群应该是受过一定艺术熏陶的少数人。

“我们犯的忌,是把这种窄受众、小舞台的剧种搬到了室外。这给我们在创作上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但我们坚信,将舞剧和实景结合起来,这便是一种创新。与原生态旅游产品不同的是,它具有更加厚重的文化内涵,而我们当时是具备了挑战舞剧一般规律的勇气的。”张小可说。

2005年,依托白居易的著名长诗,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开始启动。如何让阳春白雪的舞剧在室外的土壤里同样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是《长恨歌》创作团队此后面临的关键性难题。为此他们煞费苦心:首先,在技术层面,创作团队从编导、视觉、距离的角度考虑,舍去了很多本可以做得更细的细节,增加了更多的舞蹈及舞美元素,比如山、水、仿古建筑等适合于室外演出的必要手段,用大板块的舞蹈形象取代细腻的舞蹈动作;其次,特别注重通过组合室外实景资源,实现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弥补其在细节上的不足。

“我们就是依靠实景与舞剧相融合的方式,营造某种感觉与氛围,给人以冲击和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能够把《长恨歌》的故事讲完整、讲精彩,观众几乎不需要什么专门知识,就能很快融入到这种气氛中。”张小可解释道。自嘲为“没有艺术天分”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看完该舞剧后称:“这种情景交融的感觉带给我无限的遐想与冲击,它甚至改变了我以前的欣赏观念。”原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评论家王蕴明则评价其为“一次不可多得的成功的艺术创造”。

走旅游产品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化道路

从20年前第一座中国式“红磨坊”――唐乐宫的轻歌曼舞,到现如今舞剧《长恨歌》的标新立异,张小可对历史题材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执著可见一斑。他告诉记者,这一执著源于他多年来在旅游业打拼的感悟。他认为,旅游产业必须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及时推出能够持续吸引游客的产品。著名作家叶广岑对此也深表赞同:“没有与文化相匹配的上品位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与文化的掉价。”

在张小可看来,这一理解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市场环境下,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一是“对旅游者而言,那个没什么可看和有什么就看什么的历史时期已经结束了,一般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苛刻的欣赏需求”;二是市场竞争的加剧,把“摆脱同质化、走特色路线”的要求放在了刻不容缓的位置上。

回忆当年的创作历程,张小可感慨万千:“《长恨歌》是在客观环境的压力下脱胎的。”在他看来,陕西的旅游资源“听上去气象万千,看上去黄土一片”。以华清池为例,华清池值得看的就是御汤遗址和五间厅,然而,冰冷的泥土和石块远远不能传达厚重的历史信息。对此,陈忠实一语中的:“一千多年前的遗迹,不论讲解员如何讲解,看起来也不如现在的池子好看;一千多年前皇帝和他的妃子在这儿再怎么开心,今天留给观众的仍然是历史的冷寂。”

在风风火火的国内、国际旅游发展大潮中,这些躺着的历史“教科书”在游客的市场选择中逐渐被边缘化了。华清宫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2年―2004年,华清宫的游客以每年10万人次左右的数量递减。原本厚重的历史遗存竟变成了包袱。

如何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冰冷的土石活起来?“就是要把那些历史‘教科书’通过创意的方式,变成音乐、舞蹈等今天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东西。”张小可一句铿锵有力的话道破“玄机”。他告诉记者,“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这条路子是成功的。舞剧《长恨歌》的市场接受程度和时间比预想的要深、要快。”“原本带着几分担忧”来看演出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就用“一直处于很震撼、很意外的状态中”表达了对该剧的赞赏。

“同时,舞剧的公演对华清池这个传统的历史文化景点的知名度也有很大提升。”张小可说。从2006年到今年,华清宫的游客人数以每年约20万人次的数量递增,最高一年增幅达28万人次。“整体入园人数增加,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长恨歌》的宣传。”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谈到颇受争议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冲突时,张小可也直言不讳地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两种看似冲突的观念其实可以融合,融合解决的是变有限保护为有效保护的问题。单靠国家财政,这是有限保护;有效保护,就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效益,并作为进行更好保护的经济支撑。”

据了解,为了不干扰游客正常游览华清宫,陕西旅游公司花大成本将演出所用的硬件设备做了很好的“保密”工作:舞台、显示屏、灯柱均采用升降式,不演出时,全部隐蔽在水里或地下,就连观众席的1300多个座位,也会在演出结束后25分钟之内被折叠转移到其他地方。

“现在到华清宫旅游,就是白天看庙,晚上看戏。这样一种形式,至少在我们现在的认识之内也是一种创新。”说到这里,张小可平日矜持的脸上舒展开来。他说:“舞剧《长恨歌》的初步成功,仅仅是我们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开始。将来我们还会把舞剧《长恨歌》推向海外,尤其是日韩这样对唐文化接受程度较高的国家和一些地区,用文化输出来带动旅游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